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辅佐。《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②辅佐之人。《左传·襄公三十年》: “有伯瑕以为佐。”③官名。(1) 战国秦置。秩斗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 “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汉书·百官公卿表》:“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2)乡官。晋千户以上乡置佐一人,五千五百户以上乡置佐二人。(3) 郡属官。南朝梁制,郡丞三万户以上置佐一人。(4) 隋、唐郡、府、州、县、镇诸曹皆置,称某曹佐或司某佐。(5) 隋朝军坊、乡团各置二人。


1、居辅助之位的官。周制,官有辅佐,爵位相同的称佐,如大夫辅大夫;爵位不同的称属,如士辅大夫。

2、僚属的泛称。《左传·襄公三十年》:“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佐。”

3、指百石以下的小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其所掌,为行施其长官职事。太常、太祝、太宰、大予乐令、光禄勋、卫尉、太仆等官的属吏中皆有此官,少的几人,多的二十多人。

4、其后,晋朝千户以上的乡置佐一人,五千五百户以上的乡置佐二人。南朝梁,郡三万户以上的,郡丞置佐一人。隋朝军坊、乡团各置佐二人。隋、唐郡府州县镇诸曹皆置。

猜你喜欢

  • 钟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染鸟羽以为旌旗及车饰的工官。《周礼·冬官·考工记》: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郑玄注: “羽所以饰旗及王后之车。”

  • 轮船统领

    官名。清朝福建海军长官。同治九年(1870)任福建水师提督为轮船统领,始置。从一品,掌督率福州船局轮船。光绪五年(1879)改为福建总统水师。

  • 榜眼

    选举制度。科举取录进士名目。始见于宋。初指文、武科殿试第二、三名,后专指第二名。明、清赐进士及第,文科授官翰林院编修。清朝武科授二等侍卫。宋初对科举考试中文武科殿试的第二三名均称榜眼,南宋以至明清始专

  • 左右遂伯中大夫

    官名。北周依《周礼》置,为地官府所属,正五命。任左遂伯中大夫者,见《周书·赫连达传》:“六官建,授左遂伯,出为陇州刺史。”亦有不分左右的,《周书·儒林·乐逊传》:“保定二年(公元562年)迁遂伯中大夫

  • 中准

    官名,灵帝四年改平准为中准,使宦者为令,列于内署(见《后汉书·孝灵帝纪》);俸六百石,掌知物价,主练染,作采色。见《后汉书·百官志》。

  • 武选司员外郎

    官名。即“武选清吏司员外郎”。

  • 东都苑四面监

    官署名合称。即唐朝青城宫监、明德宫监、洛阳宫农圃监、食货监总称,高宗显庆二年(657)分别改为东都苑北、南、东、西四面监。

  • 降奴服于

    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王莽改单于曰此。见《汉书·王莽传》。

  • 辨铜令

    官名。也写作“辩铜令”,辩通辨。汉设此官,属水衡都尉,负责鉴别铜质好坏,为铸钱用。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 京东西南三路检察司

    官署名。金朝宣宗兴定四年(1220)置。主管检察支散军粮,验军户实给,均军户差役,劝农种,禁私杀马牛、和盐酒曲。设使、副使领司事,秩从六品、正七品。官署名。金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置,掌检察支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