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傅

六傅

官名,指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古有太傅少傅,汉朝沿置,总领东宫官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晋末年始置六傅,通省尚书事,亦通阅詹事文书等。北魏、北齐、隋、唐皆置。《隋书·百官志中》:“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掌师范训导,辅翊皇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为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出则三师在前,三少在后。”自宋以后,六傅多为兼官、加官、赠官。见《通典·职官考》。

猜你喜欢

  • 司列少常伯

    官名。即吏部侍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吏部侍郎。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吏部侍郎为司列少常伯。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吏部尚书》,参看“吏部侍郎”条。

  • 散郎

    ①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世)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司马贞《索隐》: “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魏、晋中郎、郎中等郎官无职事,故亦有此称。《晋书·夏侯湛传》: “而官不过散郎,举不过贤

  • 提辖兵马捉贼事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于益州、梓州、利州、夔州置,皆以知州兼任,职掌与钤辖略同。

  • 佐僚

    辅助长官的官吏。《史记·礼书》:“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

  • 巴牙喇纛额真

    满语官名。武职。为“巴牙喇营”的统领官。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巴牙喇纛章京”。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巴牙喇纛章京”汉译名为“护军统领”。

  • 州军府户曹属

    州军府佐吏名。南齐置,见“州军府户曹参军”。

  • 秘书中允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秘书监官员。所掌不详。

  • 诸冶东道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诸冶东道署”。

  • 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

    即“圆明园护军营”。

  • 尚书殿中郎

    即“殿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