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宰相
官名。回纥官,置三人。
官名。回纥官,置三人。
官名。辽置,见“总领左右护卫司”。
官名。即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左侍禁置,为正九品武阶官,属小使臣。官名。宋代武职分五十二阶,其中有忠训郎、忠翊郎两阶。见《宋史·职官九·国朝武选》。
清代县衙公人分班之一。掌知县出行时跟轿护卫。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为四方使者署互市监次官,一人。
京师警察厅内部机构。承司法处之命,分管刑事事项。设巡官二至三人,巡长十一至十二人。
村公所的组成人员。北洋政府时期云南省设置,见“村公所(2)”。
爵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汉书·翟方进传》:“中郎将震羌侯窦兄(况)为奋威将军。”
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王室供职者。《大盂鼎铭》: “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
官名。北周置,正四命,为胥附中大夫的副职。任此职者见《隋书·于仲文传》:从父弟玺,“起家右侍上士,领右羽林,迁小胥附。”参见“胥附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