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局丞
官名。即内府丞。
官名。即内府丞。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置,掌校勘史籍,选新及第进士充任。
司天翰林官阶官名。金置,秩从六品上。
官名。北魏末置。《北齐书·慕容俨传》: “孝昌(525—528)中,尔朱荣入洛,授俨京畿南面都督。”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张步传》:“以弟弘为卫将军,弘弟蓝玄武大将军,蓝弟寿高密太守。”
官名。又称“监试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分为外监试,掌纠查考场,属“外帘官”;内监试,掌纠察阅卷事,属“内帘官”。明制,乡、会试各设二员。顺天、应天二府乡试以监察御史充任,各省乡试以按察司官员免
见“工部榷关”。
官名。元置,为长信寺的主官,见“长信寺”。
官署名。明朝工部及各布政使司皆置,各设大使一人(工部所属正九品,布政司所属从九品),副使一人(工部所属初为二人)。掌造戟、节、角、锣、刀、盾、弓箭等。官署名。明置,属工部。掌造作军器。设大使一人,正九
即“管理火药局大臣”。
元代宿卫军其职司守护皇帝帑藏者,称为看守军。参见“宿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