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监
①官署名。隋朝置,分大、中、小三等,以监、丞领其事。唐朝隶少府监,掌铸造兵农之器,供给军士、屯田居民,唯兴农冶则专供陇右监牧。置监一人,丞一人; 另有监作、典事等。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官名。隋朝冶监长官,大冶监视正八品,中冶监视从八品,小冶监视正九品。唐朝少府监冶监沿置一人,正七品下,掌铸造兵农之器。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改制废。
官名。北周置,掌冶铁造兵器。《周书·薛善传》:“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
①官署名。隋朝置,分大、中、小三等,以监、丞领其事。唐朝隶少府监,掌铸造兵农之器,供给军士、屯田居民,唯兴农冶则专供陇右监牧。置监一人,丞一人; 另有监作、典事等。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②官名。隋朝冶监长官,大冶监视正八品,中冶监视从八品,小冶监视正九品。唐朝少府监冶监沿置一人,正七品下,掌铸造兵农之器。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改制废。
官名。北周置,掌冶铁造兵器。《周书·薛善传》:“夏阳诸山置铁冶,复令善为冶监,每月役八千人,营造军器。”
官名。清朝翰林院长官。总领侍读学士以下翰林官,掌国史笔翰,备左右顾问。顺治元年(1644)设。汉一人,正三品,兼礼部侍郎衔。十五年,定为满、汉各一人。雍正八年(1370)升从二品。乾隆五十八年(179
官署名。清末新设的中央机构之一,系管理全国公安、内务、民政之总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巡警部设。并入户部疆理、保息、赈救,礼部仪制、风教、方术,工部营缮和吏部所掌文职官员户籍等事宜。职掌全国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官名,也省称五威右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见《五威将前帅》条。
见“仪仗都部署”。
官名。隋朝置一员,从三品,为右监门府长官,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右监门府郎将,正四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为右监门府将军。
官名。北齐东宫侍从武官,“太子三校”之一。员二人,五品下。东宫武官名。北齐置,见“左右卫坊率”。
官名。北魏置。《北史·齐本纪上》:“(魏普泰二年532)四月癸巳,又加授 (高欢) 东道大行台,第一镇人酋长。”一说即“第一领民酋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射下大夫属官,下设司仗中士,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清朝善扑营职官。额设二人。由善扑营总统大臣于左、右翼翼长内简派。掌本营之章奏文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