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九路

十九路

政区名。金袭辽五京道之制置为五京路,又置十四总管府,各辖一路,共为十九路:(1) 上京路,治所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统会宁府,肇、隆(故辽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信三州,并有附路五: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2) 咸平路,治所在咸平府(今辽宁省开原县东北),统咸平府及韩州。(3) 东京路,治所在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统辽阳府,澄、沈、贵德、盖、復、来远六州,并有附路一:婆速府路。(4) 北京路,治所在北京大定府(今辽宁省宁城县西),统大定、广宁、兴中、临潢四府。利、义、锦、瑞、懿、建、全、庆、兴、泰十州。(5) 西京路,治所在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统大同、德兴二府,丰、弘、淨、桓、抚、昌、宣德、朔、武、应、蔚、云内、宁边、东胜十四州。(6) 中都路,治所在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统大兴府,通、蓟、易、涿、顺、平、滦、雄、霸、保、安、遂、安肃十三州。(7) 南京路,治所在南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统开封、归德、河南三府,睢、单、寿、陕、邓、唐、裕、嵩、汝、许、钩、亳、陈、蔡、息、郑、颍、宿、泗十九州。(8) 河北东路,治所在河间府(今河北省河间县),统河间府,蠡、莫、献、翼、深、清、沧、景八州。(9) 河北西路,治所在真定府(今河北省正定县),统真定、彰德、中山三府,威、沃、邢、洛、磁、祁、濬、卫、滑九州。(10) 山东东路,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省益都县),统益都、济南二府,潍、滨、沂、密、海、莒、棣、淄、莱、登、宁海十一州。(11) 山东西路,治所在东平府(今山东省东平县),统东平府,济、徐、邳、滕、博、兖、泰安、德、曹九州。(12) 大名府路,治所在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统大名府,恩、濮、开三州。(13) 河东北路,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省阳曲县),统太原府,晋、祈、平定、汾、石、葭、代、隩、宁化、岚、岢岚、保德、管十三州。(14) 河东南路,治所在平阳府(今山西省临汾县),统平阳、河中二府,隰、吉、绛、解、泽、潞、辽、沁、怀、孟十州。(15) 京兆府路,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统京兆府,商、虢、乾、同、耀、华六州。(16) 凤翔路,治所在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统凤翔、平凉二府,德顺、镇戎、秦、陇四州。(17) 鄜延路,治所在延安府(今陕西省延安市),统延安府,丹、保安、绥德、鄜、坊五州。(18) 庆原路,治所在庆阳府(今甘肃省庆阳县),统庆阳府,环、宁、邠、原、泾五州。(19) 临洮路,治临洮府(今甘肃省临洮县),统临洮府,积石、洮、兰、巩、会、河六州。以上共京府六,府州一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

  • 左弋丞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为左弋令副贰,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弋为佽飞。官名,西汉置,属少府,为左弋令之副,助令掌左弋士弋射。参看“左弋令”条。

  • 承华世妇

    妃嫔号。北魏置。《魏书·皇后列传》:“世宗闻之,乃召 (胡氏) 入掖庭为承华世妇。”参见“世妇”。

  • 小辅

    官名。 西周置。掌乐之官。 《师��簋铭》:“命汝司乃祖旧官小辅、众鼓、钟。”

  • 尚功(工)

    女官名。掌女功程序、供御衣服、珍宝钱货锦采等物。《唐书·百官二·宫官·尚功局》:“尚功二人,掌女功之程,总司制、司珍、司綵、司计。”参看《隋书·后妃传序》、《金史·百官三·宫人女官》、《明史·职官三·

  • 司几筵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几筵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下设司几筵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司几筵”。

  • 武勇郎将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为左、右雄武府次官,位同鹰扬府鹰击郎将,从五品,佐长官雄武郎将领其府骁果禁兵。

  • 左至义

    官名。明清道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道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一人,从八品。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从八品。依例升迁右至灵,缺出由右至义升补。

  • 检法案

    官署名。宋朝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皆设,掌检详条法事宜。

  • 节度掌书记

    官名。唐朝后期置,为节度使属官,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及号令升纳之事。宋初沿置。太祖乾德二年(964),令两使留后奏荐历两任有文学者充任。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977),命有出身人充任。后逐渐成为选

  • 掌徒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隶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掌徒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