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魏置。亦称行台吏部郎中。《魏书·裴延儁传》: “高祖南伐,(裴夙)为行台吏部郎,仍除征北大将军穆亮从事中郎。”职掌略同“吏部郎”。
见“工部榷关”。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次官,佐蕃部中大夫掌诸侯朝觐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蕃部长官,称蕃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中大夫后,仍为
杂任职名。唐置,属太常寺的太乐署,掌乐舞承应之事。员额一万二千零十七人,其身份介于乐户与平民之间。
官名,即伯赵氏,少昊置,为历正属官,掌夏至冬至。《左传·昭公十七年》:“伯赵氏,司至者也。”伯赵,即伯劳鸟,夏至鸣,冬至止。《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昊鸟师鸟名。”注:“张晏曰少昊之立,凤鸟适至,因
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掌英宗皇后速哥八刺位下钱粮营缮等事。置卿六员,少卿、寺丞各二员。官署名。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置,秩正三品。掌英宗速哥八刺皇后位下户口钱粮营缮等
参乘,也写作骖乘,意即陪乘。参乘的任务是陪乘护卫,或备顾问应对。天子出行,与其同乘一车负责保卫或备顾问应对的人称参乘;主将出战,与其同乘一车负责保护主将的人也称参乘。乘 shèng,量词,四马一车称
官名。唐末始置。五代后梁于开封府置,左、右各一人,以牙校充任。宋朝开封府及陪都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皆置,各左、右一人,为军巡院长官。太祖开宝六年(973),改用士人,增设左、右军巡判官为副职。掌京城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方宪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唐置,属采访使。员额二人,分判尚书六行事及州郡簿书。后改为观察判官。参见“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