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盐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两晋、北魏沿置。设于郡国产盐处,掌盐政。东晋时王允之以建武将军、钱唐令领之。魏、晋六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官名,三国魏置,六品,设于产盐处,掌盐政。《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六品……司盐都尉、度支中郎将校尉、司竹都尉。”其后、两晋、北魏沿置。
官名。三国魏置,两晋、北魏沿置。设于郡国产盐处,掌盐政。东晋时王允之以建武将军、钱唐令领之。魏、晋六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官名,三国魏置,六品,设于产盐处,掌盐政。《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六品……司盐都尉、度支中郎将校尉、司竹都尉。”其后、两晋、北魏沿置。
官名。北齐至唐置,掌园艺之事。见“典仓署令丞”。
官署名。民国时,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过去司法机关由行政机关兼理,清朝末年,行政和司法才开始分开,设初级、地方、高等审判厅及大理院为审判机关,采用四级三审制。民国改各级审判厅为法院,分初级、地方、高等
见“司宗中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铸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宗师中大夫宗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清置,见“王府参领”。
学官名。宋徽宗崇宁五年 (1106),以州、县小学学长改称。《大观重修国子监小学格》规定,州、县小学设职事小长一人,学生三十人以上则增设一人。官名,汉时大夏置,为城邑长官。《史记·大宛列传》:“(大夏
官名。简称“同平章事”。唐初以尚书令、仆射、中书令、侍中为正宰相,太宗时或以他官加此名义行宰相事,入政事堂议政。贞观八年(634)诏李靖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始有“平章事”之名。高宗永淳元年(68
官名。东汉、魏、晋、南朝、北魏为“少府”尊称,至南朝梁定为官名,九班。职掌宫廷手工业及冶铸、砖木、库藏等事务,领材官将军,中左右尚方、甄官、平水、南塘邸税库、东西冶、中黄、细作、炭库、纸官、染署等令、
即“法依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