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别部
辽北面诸帐官机构名。掌国舅别部之事,官名未详。
辽北面诸帐官机构名。掌国舅别部之事,官名未详。
官名。晋朝置,为皇宫殿内侍卫武官,属左、右卫将军。规定给注家籍的衣食客一人,与第九品官同。唐朝人修史时,因避讳改称殿中武贲。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掌辅翊太子。郭荷曾任此职。
官署合称。置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分设于罗番遏蛮军、程番武盛军、卧龙番南宁州、小龙番静蛮军、大龙番应天府、洪番永盛军、方番河中府、卢番静海军、石番太平军,改下属长官所二十八处为州县。秩正三品。
官署名。 即导官署。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所置检括官田机构,六年改名公田所。
宋朝禁军名号。马军、步军有天武左、右厢,各设都指挥使。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凡不经开列具题,而以应升之员论俸推取,经引见而授官之例。在京钦天监监副,翰詹坊缺及其他司官等员,或论俸推取二十人,引见奉旨补授; 或拟定正陪,引见奉旨补授。清代任命官员的方式之
官名,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置。宝章阁为藏书之地,内藏宁宗御制。其官有学士、直学士、待制,但都是荣誉虚衔,有此虚衔,可享受超官阶优待。学士无职守,无所掌,只供侍从,备顾问。见《宋史·职官二》
中央政治委员会所设专门委员会之一。见“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
官名。元置,为制国用司的副长官,见“制国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