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上皇

太上皇

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也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后来北齐武成帝、唐高祖、睿宗、玄宗、宋高宗、清高宗等,传位给太子后,皆称太上皇。明英宗被瓦刺掳去后,其弟代宗即位,次年英宗被放回,也曾称太上皇。见《明史·景帝纪》。


皇帝父的称号。秦始皇追尊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清代乾隆帝传位于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仍有主持要政之权。此种传位之举,在当时称为内禅。个别情况也有尊皇帝之兄为太上皇的,如明英宗被瓦刺掳去后,其弟景帝即位、次年英宗放回,也曾被尊为太上皇。

猜你喜欢

  • 南京都虞候司

    官署名。辽朝置。掌南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

  • 度支部尚书

    官名。清末度支部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一人,从一品,特简。掌理本部所属事宜。宣统三年(1911)改大臣。官名。清末设,为度支部的长官。见“度支部”。

  • 行政院秘书长

    官名。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外的长官。见“行政院秘书处”。

  • 弩坊署令

    官名。即弩坊令。

  • 小两省

    官名统称。宋朝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官统称。

  • 大兴令

    官名。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京县万年县为大兴县,万年令改称大兴令,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内。至唐复为万年令,为“赤县令”之一,参见该条。

  • 大清银行监督

    官名。正副各一人,为大清银行正副主官。见“大清银行”。

  • 秘书内省

    官署名。隋朝始置,为秘书内外三阁之一,兼具庋藏、校理和著述职能。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于中书省置,以修五代史,十年史成即罢。

  • 送故主簿

    官名。南齐置,州郡属官。职掌伴送离任长官至其他任所或京师,多由长官亲信担任。

  • 右署中郎将

    官名,汉置,又称右中郎将,掌右署郎值班宿卫诸殿门。见《后汉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