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隋朝太子典书坊属官,员四人,从九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典直。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帘子库之主官。掌库事。顺治元年(1644)设一人。
① 周朝三公九卿、大官僚统称。《国语·周语上》: “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②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统称。《左传·宣公九年》: “公卿宣淫,民无效焉。”③汉朝以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的首脑与主管长
官名。辽北面官。掌六院部文翰之事。
官名。北魏置。统中军兵。《魏书·乐陵王传》: “后除 (拓跋思誉) 使持节,本将军,领护匈奴校尉,都督,中军都将。”参见“都将”。
官名。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额设八人,佐郎中掌司事。
官名。金置生料库都监、同监、属尚食局。掌给受生料物色,员额各一人。
官署名。明朝北京大理寺的省称。因与南京大理寺相别,故名。
官名,汉置,为持书侍御史的省称,掌评全国审判定案中的疑事。《后汉书·隗嚣传》:“申屠刚、杜林为持书。”注:“持书即持书侍御史,秩六百石。”参看“持书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条。
官名。清朝侍卫处之职官。顺治元年(1644) 设,由侍卫中遴选。初无定员,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定员六十人。掌理侍卫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