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威南将军

威南将军

官名。①三国吴置。领兵出征,薛珝曾为之。见《三国志·三嗣主传》。②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与威北、威东、威西将军合称四威将军。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地位相当于安南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吴置,掌帅军征伐。《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建衡元年)遣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苍梧太守陶璜……皆就合浦击交阯。”又《吴书·薛综传》:“子珝,官至威南将军,征交阯还,道病死。”其后,南朝梁武帝置威南将军,与威北将军、威东将军、威西将军合称四威将军。见《隋书·百官上》。

猜你喜欢

  • 海政局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即海事部,见该条。

  • 省史

    官名。 西周置。 掌监察。《��攸从鼎铭》: “王令省史南以即虢旅”。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 “省,罪也。其史司罪过之事,故曰省史”。官名。西周设置,掌察军士过失。《&#

  • 州功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功曹从事”。

  • 南护卫太师

    官名。辽置,见“南护卫府”。

  • 司市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司市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长官,员一人,掌市场的管理、收税及核准度量,并兼管钱币的铸造。下设小司市上士以佐其职。领均工中士、平准中士、泉府中士等官属。正四命。

  • 亲卫府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仿唐制置,设亲卫府郎、中郎各十人,掌殿庭宿卫之事。五年罢。

  • 石烈

    原为契丹氏族称谓。辽建国后,相当于“县”的建置。原为契丹氏族的称谓,辽建国后,相当于汉族地区“县”的建置。大部族的石烈设石烈夷离董、石烈麻普;小部族的石烈设令稳麻普、牙书。均为北面部族官。

  • 二营

    指京兆虎牙都尉所掌领的长安兵营和扶风都尉所掌领的雍县兵营。《后汉书·孝安帝纪》:“乙丑,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注:“扶风都尉居(驻)雍县,故俗人称雍营。虎牙都尉居(驻)长安。”

  • 带甲

    战国时步兵的统称。因其穿带甲胄而得名。

  • 官徒

    官之属员。《管子·七法》: “货上流则官徒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