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春秋时期君主后宫女官,地位低于妃,高于嫔、御。侍御君主,赞助后妃管理后宫事务。《左传·哀公元年》: “宿有妃、嫱、嫔、御焉。”杜预注:“妃、嫱,贵者; 嫔、御,贱者,皆内官。”


女官名,位次于妃。《左传·哀公元年》:“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又《昭公三年》:“及遗姑姊妹……以备嫔嫱。”

猜你喜欢

  • 司商

    官名。西周置。掌赐族受姓。《国语·周语上》:“司商协民姓。”韦昭注:“司商,掌赐族受姓之官。”官名。掌赐族授姓。《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协孤终,司商协民姓,司徒协旅,司寇协奸,

  • 前后省

    宋置内侍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简称前省;入内内侍省,所掌尤为亵近,简称后省;合称前后省。

  • 农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

    农矿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农矿部为保管北平旧档案及署内器物,特设北平档案保管处。依照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八月十五日公布的《农矿部北平档案保管处组织规则》规定,本处的职任除保管旧档案及署内器物外

  • 提举官告院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官告院长官,员一人,以知制诰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改置主管官。参见“官告院”。官名。见“官告院”。

  • 总尉

    见“翼尉”。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总制八十人,官阶为职同师帅,掌护卫总制。

  • 启心郎

    官名。清入关前六部中所设之职官。后金天聪五年 (1631) 始置。每部一人,以汉员为之,以沟通满、汉语言隔阂。崇德三年 (1638),每部增至三人,满一人,汉二人。顺治九年 (1652) 定为三品。十

  • 长信寺卿

    官名。元置,为长信寺的主官,见“长信寺”。

  • 工室

    官署名。战国秦置。县级管理手工业的机构。《睡虎地秦墓竹简· 工律》: “县级工室听官为正衡石嬴 (累), 斗用 (桶)、 升。”

  • 露门学文学博士

    学官名。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置露门学, 以萧㧑、 唐瑾、 元伟、王褒任之,教授学子,四人皆为公卿中的文学之士,任官中大夫,可知其职之重。皇太子亦曾在此受教。参见“露门学”。官名。北

  • 头等出使大臣

    官名。清末派驻外国的高级官员。光绪二年(1876)始设。三十三年,定制为正一品,特简。掌处理重大国际交涉事务。无定员,有事权置,毕乃省。其属官有头等参赞官、头等通译官等。参见“出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