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官

工官

官署名。西汉属少府。蜀郡、广汉郡、泰山奉高、济南东平陵、南阳宛、颍川阳翟、河南郡、河内郡、怀县等处均置,各有专业分工,如制造兵器、日用器物或手工艺品。元帝时蜀郡、广汉郡工官制作金银器,一岁费用达五百万。东汉时改隶郡国。郡有工官者,随事置令、长及丞,秩次如县、道,主工税物。又,为郑成功所设六官之一,参见“六官”。


官署名,汉置,其长官称令、长及丞。掌制造武器、日用金属制品和金银漆器等工艺品。西汉时属少府,东汉时属郡县。《史记·平准书》:“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赡之。”“召工官治车诸器。”《汉书·贡禹传》:“三工官官费五千万。”师古注说:“三工官谓少府之属官,考工室也,右工室也,东园匠也。”如淳注说:“河内怀、蜀郡成都、广汉皆有工官。工官,主作漆器者也。”东汉时,工官掌收工税及工艺品的制造。《后汉书·百官五》:“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

猜你喜欢

  • 弘文馆馆主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685—688)以后,以宰相兼领弘文馆馆务,号馆主。弘文馆自垂拱以后皆令宰相兼管,号为馆主。常令给事中一人判馆事 以处理日常事务。

  • 左右虎贲倅长下士

    官名。见“左右虎贲率上士”。

  • 知南院枢密使事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与南院枢密使同掌南枢密院事。官名,辽朝置,佐南院枢密使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之。见《辽史·百官志》。

  • 同都督军马

    官名。南宋置,见“都督(4)”。

  • 筑氏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制作书写工具曲刀的工官。《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为削。”

  • 吏部本房

    清代吏部的内部机构。《清史稿·职官志》中作汉本房,《光绪会典》中为本房,“掌缮清字、汉字之题本”。即兼掌满文与汉文的题本。设汉字堂主事满二人,汉军一人,缮本笔帖式十二人,堂书若干人。

  • 旗籍司郎中

    官名。即“旗籍清吏司郎中”。

  • 外提调

    见“提调”① 。

  • 行都司

    官署名。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详见“行都指挥使司”。

  • 巡按使

    官名。民国初军民分治,各省设民政长,民国二年改称巡按使,掌全省民政及巡防队、警备队等,并受中央政府的特别委任,监督财政、司法行政等事,民国五年,改称省长。官名。北洋政府於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