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市易务

市易务

官署名。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置,掌乘时贸易,平抑物价,以通货财,及召人抵当借钱出息等事物,设提举官。不久以在京商税院、杂卖场、杂买务隶属提举市易务,并以榷货务为市易西务下界,市易务为市易东务上界。六年,隶都大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司。不久改称都提举市易司,兼领诸州市易务。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太府寺。元丰七年(1084)改市易下界为榷货务,上界为市易务。哲宗元符二年(1099),改市易务为平准务。


官署名。为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新法的机构。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于汴京及各地,主官为监官与提举官。其职掌为估定物价;平价收购滞销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销售出去;借贷官钱或赊售货物给商贩,收取一定利息;采购三司所属各司、库、务需要的物资。次年将汴京的市易务改名为都提举市易司,成为总的机构,兼领诸州市易务。元丰七年(公元1074年)又改市易上界为市易务,亦为都提举市易司的下属机构。参见“都提举市易司”。

猜你喜欢

  • 中外诸军事

    即“都督中外诸军事”的省称。

  • 乌矮真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国中称内左右为直真,外左右为乌矮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热河都统

    官名。清初设热河副都统,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始改设都统,除掌管热河围场事务之外,兼管热河地区(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一部份属河北省)蒙古人民事务,驻扎热河。其衙门有随同办事理藩院司员一人,刑部司

  • 珍羞署总办处

    官署名。清置,见“珍羞署署正、署丞”。

  • 十威将军

    威雄、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等十号将军的合称。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陈沿之,唯改威振为威震将军,拟六品,比秩千石。十位带“威”字的

  • 校官祭酒

    学官名。《汉书·平帝纪》记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立学校于县、道、乡、聚。县、道、邑、侯国称为“校”,置经师各一人;乡称为庠,聚称为序,置孝经师各一人。东汉沿用此制,县学官多称校官,《隶释》一六

  • 森本堪布

    唐古特官。清设于前藏,为达赖宫中之官。员额一人,随侍达赖起居,其对下对外的权力甚大。民国时期沿置。

  • 号房

    ①明朝国子监及地方学宫所设之诸生居住房舍,以千字文编号,故有此称。②明清科举中乡试、会试于贡院举行,入闱士子各居一席舍答卷,所用席舍称号房。光绪(1875—1908)末叶废科举,此制遂不用。

  • 小宫尹

    “小宫尹上士”的省称。

  • 入阁

    明清称以殿、阁大学士身分进入内阁办事而为宰辅者。明朝永乐(1403—1424)初年创设内阁,当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洪熙( 1425 ) 时始以殿、阁大学士入值内阁,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