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检正官

检正官

官名。宋朝中书门下属吏。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检正五房公事一人,总领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之事; 诸房各置检正公事二人,皆以京朝官充任。若以选人充任,则称习学公事。元丰(1078—1085)改制废,以其职事分归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左右司郎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又置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二人,正六品。次年罢。绍兴二年(1132)复置一人。


官名。唐制,中书门下五房均设主书、主事等官以办理文书事务,等于宰相的僚属,职事虽重要而位份甚低,谓之堂吏。宋初犹沿其制,后为防止贪污把持之弊,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置检正五房公事(即都检正官)一人,五房各置检正二人,并以京朝官充任;若以选人充任则称习学公事。掌监督五房事务。元丰新官制实行,罢检正官,以其职归左右司。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中书门下省置检正诸房公事二人,一人检正吏、礼、兵房,一人检正户、刑、工房,次年废。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诏中书门下省复置检正官一人。

猜你喜欢

  • 清商帅

    女官名。南朝宋后宫置,五品,无定员。掌清商乐。见《宋书·后妃传》。

  • 右卫都指挥使

    官名。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始置武卫, 至元元年 (公元1264年)改为侍卫亲军,分左右翼,八年(公元1271年)改设右、左、中三卫, 为京城侍卫军, 属枢密院。掌宿卫扈从,并兼屯田事务,国

  • 回子佐领

    又称“回人佐领”。清朝由叶儿羌等处迁居京城居住之维吾尔人偏立之佐领,隶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佐领下回人准任五品以下武职,不得为文官。

  • 侍卫太师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侍卫司长官。武官名。辽置,见“侍卫司(2)”。

  • 长水司马

    官名,西汉置,属长水校尉,俸千石,掌领兵宿卫。参看《长水校尉》条。

  • 国子监学正

    官名。明朝国子监六堂掌管教诲约束学生及讲说经义文字的官员。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原国子学学正而置。中都国子监亦置。初各三人,正九品。二十四年,改国子监十人,中都国子监一人。二十六年,罢中都国子监

  • 平水署令丞

    官名。南齐置平准令丞,梁改设平水署,为少府卿所属机构,主织物染色之事。设令及丞为正副主管。陈沿置。参见“平准令丞”。

  • 通政寺丞

    官名。明朝建文(1399—1402)中,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原通政参议为通政少卿、通政寺丞。成祖即位,复旧制,复称通政使司左、右参议。

  • 小县

    县的等级之一。见“大县”。

  • 河渠丞

    官名。唐朝都水监河渠署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