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水上警察局

水上警察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十月三日内政部公布的《各级公安局编制大纲》规定,水上警察事务得因必要情形,设局专管,其未设局地方由陆地公安局管理之。各省先后设置的水上公安局如下:安徽有长江水上公安局、长淮水上公安局、巢湖水上公安局;江西有全省水上公安局;湖北初设江防局,后改为全省水上公安局;河南有黄河水上公安局;河北有五河水上公安局,海上公安局;浙江有内河水上警察局,外海水上警察局;湖南有水上警察局;福建有全省水上公安局;四川有全省水上公安局;辽宁有鸭浑两江水上公安局,辽河水上公安局;吉林有松花江上游水上公安局,松花江下游水上公安局。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一月军事委员会设长江各省水警总局,以川、湘、鄂、赣、皖、苏、浙七省为区域,七省各就原有各局改设分局,兼受各该省政府指挥、监督;六月撤销,各分局仍旧隶于各省,苏、皖、赣、鄂、湘、川恢复旧称,浙江改组为水上警察第一及第二大队。其后福建水上公安局亦改组为水警队。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公安局一律改称警察局。

猜你喜欢

  • 武备院兼管大臣

    官名。又称“武备院兼管事务大臣”。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主管官。乾隆十四年(1749)设,由皇帝特简,无定员。总掌制造、收贮御用军械、装备及宫中陈设器物诸事。

  • 左右后侍中士

    官名。北周置,为天官府左右宫伯中大夫所属,正二命。其职掌据《隋书·礼仪志》所载为“掌御寝北门之左右。并银甲,左执犀环,右执兕环长刀。”

  • 议曹从事中郎

    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参谋议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

  • 学台

    “提督学政”之别称。郡提督学政,参看“学政”条、“提督学政”条。

  • 久次

    汉朝选官制度。指官吏任职日久,论资历依次升迁。如《后汉书·陈忠传》,忠原任尚书,“以久次转为仆射”。

  • 乘黄令

    官名。东汉末曹操始置,亦称乘黄厩令。魏、晋因置,七品,隶太仆。职掌皇帝乘舆及御厩诸马。东晋或省。南朝复置,隶太常,掌按皇帝出行的不同规模、用途,保管供给各类车辆。梁为流外官。北齐为乘黄署长官,隶太仆寺

  • 库啬夫

    官名。战国置。秦国所置掌兵车府,三晋所置为武库工官,掌兵器督造。汉朝沿置,见《居延汉简》。县分职吏名。秦始置,掌管县兵戎器械之库。《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说:“禀卒兵,不完缮,丞、库啬

  • 参议道

    官名。清朝道员之兼衔。清顺治(1644—1661)中沿明旧制,分设守道、巡道,辅佐藩、皋二司办理地方政务,乃省与府州之间之地方长官。皆带原品衔充任。由科道,如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官补授者为参议道,从四品

  • 白札子

    宋朝士大夫上宰相、执政议论政事的札子,称白札子。

  • 奏片

    文书名。清朝军机处使用的简便上行文。军机大臣在遵旨办理日常政务时,随时有事向皇帝请示或报告即用。不具衔名,开首即陈述事项,末以“谨奏”作结。在清官文书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