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臣
转运使、副使通称。
转运使、副使通称。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侍奉皇帝身边,听候差遣。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壅氏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典壅中士,典壅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参见“壅氏”。
外交官名。北洋政府始设,按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三月二日公布的《外交官领事官官制》的规定,大使馆设随员二人,公使馆设随员一至二人,掌办文书和调查报告事项。国民党政府驻外使馆亦置随员。
官名。宋朝转运司置,员二人,职掌与转运使尽同。参见“转运使”。
清代由总督直辖的绿营兵。见“绿营兵”。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巷伯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明朝工部及各布政使司皆置,各设大使一人(工部所属正九品,布政司所属从九品),副使一人(工部所属初为二人)。掌造戟、节、角、锣、刀、盾、弓箭等。官署名。明置,属工部。掌造作军器。设大使一人,正九
见“漕试”。宋代科举考试方式之一,即“漕试”,见该条。
官名。 周朝置。 掌制作鼓。 《周礼·冬官·考工记·人》: “人为皋陶。”郑玄注引郑司农: “皋陶,鼓木也”。孙诒让正义: “疑皋陶当读为鼛鼗”,《大司乐》有雷鼗、灵鼗、路鼗,则亦当有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饰灯结彩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