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威将军
见“十猛将军”。
见“十猛将军”。
官名。据《明会典》记载,明代于山东以主事与郎中、副使分掌河帑出纳。
爵名。南朝宋“伯”爵等级之一,不食封。见《南齐书·沈文季传》。
官名。十六国前赵置。《晋书·刘曜载记》: “(前凉张茂向刘曜遣使称藩)曜大喜,使其大鸿胪田崧署茂使持节、假黄钺、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领大司马、领州牧、领西域大都护、
印“伶官”。乐官。《国语·周语下》:“钟成,伶人告和。”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设于文宗至顺二年(1331),掌文宗潜邸扈从之臣。辖宫相都总管府、膳工司等机构。顺帝时罢,至元六年(1340)将其司属划归资正院。官署名。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置,领文
官名。汉朝置。三国、两晋、南朝宋、陈沿之,军中及州、郡皆置,属部曲督。三国魏时规定须留家属作为人质,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罢部曲将长吏以下质任。八品。泛指部校尉和军候。汉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称部,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官名。金置,为器物局的主官,见“器物局”。
官署名。西夏仁宗乾祐(1170—1193)年间置。与枢密院分掌军政。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