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相传夏朝始置。周朝沿置,掌乐,通晓历、数、天、道。《尚书·夏书·胤征》: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国语·周语上》: “瞽献曲。”


乐官。古代多以瞽人担任乐官,故称乐官为瞽。《周礼·春官》:“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注:“凡乐之歌,必使瞽矇为焉;命其贤知者以为大师、小师……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矇。”《周礼·春官·瞽矇》:“瞽矇掌播鼗、祝、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之歌。”《尚书·胤征》:“瞽奏鼓。”《诗经·周颂·有鼓》:“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国语·周语上》:“瞽献曲。”

猜你喜欢

  • 护军参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之将领。次于护军统领。入关前名“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为“甲喇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护军参领。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共一百一十二人。正三品。

  • 煖殿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品级虽然不高,但因系皇帝近侍,地位颇重。

  • 文阶官

    宋朝文臣寄禄官阶通称。

  • 四川行省

    见“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 太恭人

    命妇名号。明、清置,以封正、从四品官员之母。

  • 外史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外史司次官,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外史中大夫”。

  • 契丹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契丹行宫都部署司”。

  • 征蛮大都督

    官名。北魏置。《魏书·张熠传》: “庄帝还宫,(张) 熠出除镇南将军,东荆州刺史,寻加散骑常侍,征蛮大都督。”

  • 通事舍人院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属门下省。统辖管理通事舍人等事。

  • 女御长

    官名,一作女长御。女御长如侍中。掌统女御以备帝寝。见汉王宏《汉旧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