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礼部长官,是春官府的主要官员,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在国家重要的仪式上,佐大宗伯卿主持其事,较小的仪式则由其主持。下设礼部上士、礼部中士、礼部旅下士以佐其职。正五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 (564) 五月丁亥,改礼部为司宗,遂改名“司宗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礼部长官,是春官府的主要官员,掌礼仪的制订与执行,在国家重要的仪式上,佐大宗伯卿主持其事,较小的仪式则由其主持。下设礼部上士、礼部中士、礼部旅下士以佐其职。正五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 (564) 五月丁亥,改礼部为司宗,遂改名“司宗中大夫”。
官名。又称分守道。明清道员之一。主掌钱谷之事。如再兼某衔者,则更兼管其事。明朝永乐(1403—1424) 年间,常派方面官巡视民瘼,遂定布政司之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共设六十道。两京不设布政司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组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 同“走马”。西周置。掌马政。《尚书·周书·立政》: “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孔安国传:“趣马,掌马之官。《周礼·夏官》有趣马,为校人属吏,职卑位低。《周礼》: “凡颁良马而养乘之”,“三乘
官员任职的保障措施。依照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九日公布的《文官保障法草案》的规定,除特任官、公使、秘书以外,文官非受刑法的宣告、惩戒法的处分,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免职:一、因身体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始置,为太史局伎术官阶官。
官署名。即“广西清吏司”。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武扬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邮务人员职名。见“邮政总局”。
官名。南朝梁置,陈沿置。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529)定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定为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
亦称“兼衔”。清朝吏部之奖叙制度。指在本任官之上另加高于本职之虚衔以显荣其品秩。凡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为大臣加衔及赠官。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