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稽察内务府御史处

稽察内务府御史处

官署名。又称“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清朝都察院所属机构。掌稽察内务府事务,兼稽察紫禁城内混入客留闲杂人等之事。雍正四年(1726),设内务府御史四人,十三年裁。乾隆三年(1738)复设二人,由协理陕西道及掌贵州道满御史兼管,另设经录三人。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970)裁。


官署名。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置,又名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属都察院。由协理陕西道及掌贵州道满御史二人兼管,下设经承三人,掌稽察内务府事务。其稽察内容,包括年终察核注销内务府所属各司、院用过钱粮数目;每月初五、二十五注销广储司、六库等官更调交盘及取用存储物件的数目;稽察容留于紫禁城内的闲杂之人及混行出入者。而御史若不认真稽察上列事项,内务府大臣亦可将该御史题参。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裁撤。

猜你喜欢

  • 马加

    官名。汉朝夫余国置之。夫余国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狗加等,分主各邑落。官名,夫余国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夫余在长城之北……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

  • 鲁公

    爵名。《史记·项羽本纪》:“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 总统府军事顾问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见“总统府军事处”。

  • 诸匠营

    手工业生产机构。太平天国在金田起义后不久,即已把参加革命的手工业工人单独编为营,生产军用物资。定都天京之后,前期在天京城内废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实行手工业国营,按手工技艺分业组成衙署,其所辖各业的规

  • 仪同府

    官署名。西魏、北周府兵开府府所辖军团一级机构,亦称仪同三司府。置主管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简称仪同将军,又设长史、司马、司录,皆六命;中郎、掾、属,皆四命;列曹参军,正三命;参军事。北周武帝建德四

  • 典礼院副掌院学士

    官名。清末典礼院副长官。宣统三年 (1911) 设。一人,特简。佐掌院大学士总理院务。

  • 武选司郎中

    官名。即“武选清吏司郎中”。

  • 黑龙氏

    太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太皞”。

  • 三元

    官场用语。宋朝乡试、礼部试、殿试皆名列第一,称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但能连中三元者极少,如明朝仅商辂一人。宋代称连中解元省元与状元者为三元;明清时称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者为三元。科举时代三元之人数

  • 制诰局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