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第三清

第三清

官制术语。指“清官”中的等级,与官品虽有联系,但不相同。《魏书·明亮传》:“自给事中历员外常侍。(宣武帝) 延昌中 (512—515),世宗临朝堂,亲自黜陟,授亮勇武将军。亮进曰:‘臣本官常侍,是第三清。今授臣勇武,其号至浊,且文武又殊,请更改授。’”员外常侍为五品上,勇武将军为四品,但在清官中的等级低于第三清,所以明亮不愿迁任。孝明帝末辛雄建议以下等郡县守令为第三清,因孝明帝崩,未施行。

猜你喜欢

  • 乡校

    官学名。春秋时郑国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可见郑国的乡校既是学校,又是一个平民议政论事的场所。“参见乡学”。

  • 州医学教谕

    医学教官名。宋置,见“医学”。

  • 仪卫副

    官名。明朝王府仪卫司副长官。详见“仪卫司”。

  • 穑人

    官名。春秋置。疑掌边鄙地区农事。《左传·襄公四年》: “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杨伯峻注: “疑为当时管理边鄙农田之官吏”。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左传·襄公四年》有“穑人成功”之语,是管理边

  • 诸行宫都部署

    官名。辽置,见“诸行宫都部署院”。

  • 路织染局

    官署名。元置,属路总管府,掌织染缎匹。设官有局使、副使各一人。

  • 司宾署署丞

    官名。明制,鸿胪寺有司宾署,掌管外国朝贡使节的接待,按其等级而教其拜跪仪节。主官有署丞一人,正九品。

  • 庙署

    官署名。隋朝太常寺置太庙署,有令一员、丞一员; 炀帝大业三年(607)又置阴室丞,守视阴室。唐朝太常寺置有三皇五帝以前帝王庙、三皇五帝庙、周文王庙、周武王庙、武成王庙,宗正寺置诸太子庙,所在地方置五岳

  • 左骁骑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骁骑之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左骁骑率中士、左骁骑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敦睦宫马群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敦睦宫马群饲养蕃息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