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管河道

管河道

官名。明朝于河南省置。为本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参议及按察使佐官副使、佥事的分道之职,以其中一人担任,专管黄河防汛、水利诸事务。


专职道员名。明清时设置。明代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与按察使司副使有以管理河务为专职者,称为管河道。清代在与河务有关的地方亦设管河道,为河道总督的属官,分管河务。其中直隶有管河道五人,山东、河南、江苏管河道各二人。其中专任者有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山东运河道(驻济宁)、江南淮徐河道(驻徐州)及淮扬河道(驻淮安)四人,其余都由当地巡道兼。到光绪年间,仅留直隶永定河道为专任,其余各道,先后归地方巡道兼管。

猜你喜欢

  • 分监长

    监狱官名。见“新监狱”。

  • 陵台

    官署名。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改献、昭、乾、定、桥五陵署为台,余称署如故。官署名。唐置,掌管皇帝陵园墓地。《新唐书·百官三·诸陵台》:“诸陵台,令各一人,从五品上;丞各一人,从七品下。建初、启运、

  • 次供

    吏员名。即次供御。宋置于殿中省尚辇局,员额一百三十人,掌奉供御舆辇,旧亦祗应殿阁使用。其地位在正供之下,下都之上。

  • 砲(炮)兵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制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炮兵科军士以下之补充,炮兵常备、续备、后备官兵之册籍,核办各处军械、军火、机器局厂、兵工厂之建设、生产,以及各项军用器材的购置存发。

  • 勋簿

    北魏时记载将士军功勋劳的文书。详见“勋书”。

  • 亚东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原设亚洲司,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分为亚东、亚西两司。亚东司掌理关于日本及泰国外交事务。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参见“亚洲司”。

  • 左令

    官名。战国楚置。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文字中有此官名。

  • 西台舍人

    官名。即中书舍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中书舍人。

  • 侯典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侯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乐”。

  • 图正

    清代职役名。掌一图征催之役。见“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