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抚房
官署名 宋徽宗宣和四年 (1122),宰相王黼力主联金伐辽,取燕京,乃于三省置,有关对辽作战之事。皆由其专掌,而不经枢密院。六年罢。
官署名。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宰相王黼力主联金伐辽,恢复燕云十六州,于三省置经抚房,对辽战争事宜由其专掌,不经枢密院。六年(公元1124年)罢废。
官署名 宋徽宗宣和四年 (1122),宰相王黼力主联金伐辽,取燕京,乃于三省置,有关对辽作战之事。皆由其专掌,而不经枢密院。六年罢。
官署名。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宰相王黼力主联金伐辽,恢复燕云十六州,于三省置经抚房,对辽战争事宜由其专掌,不经枢密院。六年(公元1124年)罢废。
学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即讲《诗经》祭酒,位上卿,掌讲授《诗经》。见《汉书·王莽传》。参看“讲书祭酒”条。
官名。明清工科之职官。明洪武六年(1373) 设,二人,秩正七品,推年长者掌印。二十四年定设四人,秩正九品。建文 (1399—1402) 中改为从七品。又,南京工科亦设一人。分掌阅视军器局,巡视节慎库
官署名。北齐置。隶太仆寺,掌牧养诸羊事务。设令、丞。领特羊、牸羊局。
官名。元朝置,为蒙古翰林院长官。建院时置一员,后屡增至七员。秩从一品。下置学士二员,正二品; 侍读学士二员,从二品; 侍讲学士二员,从二品; 直学士二员,从三品; 侍制四品,正五品; 修撰二员,从六品
即“西北路招讨使司”。
官名。东魏高欢置。佐亲信都督统领主帅左右的侍卫。《北齐书·皮景和传》:“景和少通敏,善骑射。初以亲信事高祖,后补亲信副都督。”
见“十光将军”。
官名。明代置于州县,掌税收之事。参见“税课司大使”。
武官名。辽置, 见“卫军司”。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九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