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军司统军、副统军
武官名。金置,见“统军司”。
武官名。金置,见“统军司”。
① 北齐国立学校生员,从四门学博士、助教学习五经文字,员三百人。② 隋初国子寺四门学亦置,员三百六十人,为视从九品官,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朝国子监四门馆复置,员三百至五百人,东都五十人,选七
官名。吐蕃最高总兵官,常兼宰相。
官名。三国魏置,为分曹侍御史之一,掌考课。晋沿置,为分曹御史之一。
官名。南朝宋置。掌宣旨慰劳。见《宋书·夷蛮传》。
官名。①工部所属头司次官。隋文帝开皇六年 (586) 置。掌城池土木工程之事。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名起部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 复旧名。置一人,从六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
文书名。清朝官员临终前给皇帝上的奏折。定制。凡三品以上官员方得享受。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八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二人。在本道之外协管后军都督府、大理寺、行人司、在京府鹰扬等八卫、安化等四府,以及直隶和州等处。清
官名。北周置,命品阙载,为左右司武上大夫的副职。任小司武大夫不言命品者, 见《隋书·吐万绪传》: “累迁大将军、少司武。”参见“左右武伯上大夫”。
官名。西汉养马诸厩有平乐厩,设监以领其事。傅介子曾任此职,见《汉书》本传。
文书名。清朝内阁撰文中书所起草的诏书定稿。系用折纸誊写,并在折面上书“诏式”二字,以便进呈皇帝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