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官
官名。即“进奏官”,又称邸吏。
官名。即“进奏官”,又称邸吏。
官名。南宋置,参掌尚书左选之事。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制酒的政令及其方法。北周依《周礼》置酒正中士二人,正二命;酒正下士四人,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官名。麴氏高昌国吏部长官。职掌同尚书。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西南面拽刺军。设详稳。
官名。清末邮传部长官。宣统三年(1911),改邮传部尚书设。一人,从一品,特简。掌理本部事务,并为国务大臣,参与阁议。官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改邮传部尚书为邮政大臣,为邮传部的长官。见
官名。清代军制,一万二千人为一镇,统辖一镇的军官称镇统制,也简称镇制、或统制,由副都统充任,掌帅全镇。其属官有正参谋官、二、三等参谋官、执事官、中军官、正军械官、正执法官、正军需官、正军医官、正马医官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川衡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隋文帝置膳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为“膳部员外郎”,见该条。
官名。南北朝时诸王设防閤将军,以保护王和王府的安全。参看“防閤”条。
宋朝文明殿学士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