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教散乐和夷乐舞蹈。
汉代征调内附少数民族组成之骑兵。亦称属国胡骑。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匈奴昆邪王降后,增置五属国,以其众为属国胡骑,屯戍边郡塞下。亦常从征伐,为汉代重要边防力量。仅张掖属国即有精兵万骑。东汉沿置。
土司名。元置。属湖广行省。唐大中末为南诏占领,咸通初为安南都护李鄠收复。乾符初,杨端始有其地,自此世代相传。元至元十二年(1275)故播州安抚司杨邦宪降,许其世代封爵。二十八年改隶四川行省,以邦宪之子
明清以前称宰相为大拜,明清大学士如同旧之宰相,故亦以大拜称之。
书名。南朝梁王僧孺撰。十五卷。东晋初,中原士族随元帝过江者百家。孝武帝太元中,平阳贾弼之广集百家谱记,曾撰定《十八州士族谱》七百十二卷。贾弼之、贾匪之、贾渊祖孙三代世传谱学,贾氏百家谱抄本藏在官府中。
一称嘉祐石经。自北宋庆历元年(1041)开始刊刻,至嘉祐六年(1061)完成。所刻有《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孟子》九种儒家经典。由当时书法家赵
十六国时河西部落名。居今甘肃山丹南。北凉玄始二年(413)、六年先后遭沮渠蒙逊攻掠。
隋开皇九年(589)改湘州为潭州,以州治南七十里昭潭为名。治长沙县(今市),辖境相当今湖南资水流域以东,双峰、醴陵等县以北和益阳市、连云山以南地区。唐时西南部缩小(资水上游另置邵州)。五代楚建都于此,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湖南巡抚俞廉三将求实书院(前身为时务学堂)改建而成。考选二十岁上下精通中学者入学肄业。课以经史及各国图书。定额一百二十名。继昌任总办。
谷(穀)春秋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春秋》僖公三年(前657):“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国语·齐语》:“桓公大朝诸侯于阳谷”,皆即此。隋置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