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岛
在今云南石屏县异龙湖中。元至顺初,云南诸王秃坚等作乱,攻略郡县,石屏镇将朱宝以和龙岛有垒堑可保,引众据守,即此。
在今云南石屏县异龙湖中。元至顺初,云南诸王秃坚等作乱,攻略郡县,石屏镇将朱宝以和龙岛有垒堑可保,引众据守,即此。
西汉置。治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属天水郡。东汉废。末年复置。属广魏郡。西晋属略阳郡。隋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762)地入吐蕃。建中四年(783)唐与吐蕃会盟于此,史称“清水之盟”。大中二年(848
官名。三国吴孙权黄龙元年(229)置。
1534—1608明河南襄城人,字光父,号又轩。嘉靖进士。授知县。隆庆二年(1568)擢四川道御史。万历初历陕西参议、右副都御史。三十年(1602)擢工部尚书。三十三年致仕。后病死于家。
港湾名。一作沪尾、虎尾。在今台湾台北县北淡水河口北岸。《东西洋考》:“倭侵扰鸡笼、淡水。”明崇祯二年(1629),西班牙殖民者筑城塞,名“圣多明各”(San Domingo)。当地人称“红毛城”、“沪
古族名。《逸周书·王会》附《伊尹朝献四方令》谓正南有“九菌国”。孔晁注谓南蛮之别名。《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菌人。”何秋涛谓此“菌人”即“九菌”。《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
古代算学术语。开方程序的最后一步需以法除实,故名。
水堰名。在唐淮南道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元和时,邵伯湖水浸淫成灾,淮南节度使李吉甫筑堤护田,名平津堰,溉田数千顷。
春秋战国宋地。《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宋太丘社亡”。今地无考。
明代僧兵。由山西五台山僧人应募组成。
即“罗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