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级山
清代大朝会时官员排班行礼的位标。铜铸,呈山状,高约30厘米,上嵌铸满汉字品级阶位。举行典礼时,摆列在太和殿前丹墀内御路两旁,东、西各两行,每行自正、从一品至正、从九品,各十八座,总共七十二座。参加朝贺的文武百官,均按规定,分为东班、西班,各以品级为序,以品级山为标志,面北横向排列,东西各十八排。
清代大朝会时官员排班行礼的位标。铜铸,呈山状,高约30厘米,上嵌铸满汉字品级阶位。举行典礼时,摆列在太和殿前丹墀内御路两旁,东、西各两行,每行自正、从一品至正、从九品,各十八座,总共七十二座。参加朝贺的文武百官,均按规定,分为东班、西班,各以品级为序,以品级山为标志,面北横向排列,东西各十八排。
即“瓜柱”。
岐一作祁(《资治通鉴》)。唐置。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位于拒马河之北,据岐沟之险。《宋史·曹彬传》:雍熙三年(986)彬北伐契丹,“战于岐沟关,诸军败绩”,即此。
371—405一名大孩。十六国时吐谷浑王。视罴弟。东晋隆安四年(400)继立。后秦灭西秦,吐谷浑乘机攻掠原西秦境。义熙元年(405)乞伏乾归势复振,大破其众,亡入南凉,死于该地。
西汉元光三年(前132)河水决于濮阳县瓠子口(今濮阳市西南),东南注入巨野泽,通于淮泗。梁、楚之地受灾尤甚。据《水经·瓠子河注》自今河南濮阳市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县、郓城县南,折北经梁山县西、阳谷
唐时渤海十五府之一。在今兴凯湖西北至黑龙江沿岸地区,治所不详。辖境略当今黑龙江依兰、通河、方正、勃利、桦南、七台河、汤原及佳木斯等市、县地。地入契丹后,南徙至今辽宁抚顺市北。金废。
清制,奉恩将军以下无爵位之宗室称闲散宗室。十八岁以上,由宗人府汇题给四品顶戴,穿武职补服。
北魏熙平二年(517)分瀛、冀二州置。以沧海为名。治饶安县(今河北盐山县西南旧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移治清池县(今沧县东南东关镇)。同年还治饶安县,六年移治胡苏县(今山东宁津县保
唐在西域军事建置。在今伊犁河北岸。垂拱二年(686)金牙军拔于阗、龟兹、疏勒、碎叶四镇。
?—约1270元聊城(今属山东)人,字仁卿。金同知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齐旺之子。九岁代父任为千户,从外舅严实降蒙古。从察罕攻宋濠州,进拔五河口,升权行军万户,守宿州。堕马伤股,改任提领本路课税,又改本路
古代白蛮语音译,意为国君之妻妾。樊绰《蛮书》:“南诏有妻妾数百人,总谓之诏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