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之一。又称“策试”。始于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办法是由皇帝提出一些政治、经义方面的问题,由被荐举的士人回答。后科举考试也袭用此法。如宋元明清的殿试,即考试策问一道,由省(会)试合格的士人当场笔答,以决定最后的录取及名次。这类策试一般在殿廷举行,故俗称“金殿对策”。
?—1894清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兰圃。以翻译生员考取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同治四年(1865)随文祥镇压东北王达、马傻子起义。累官翰林院侍读、湖北郧阳知府、顺天府尹、福
历法名词,即二十四节气。依次名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诸名散见于《夏小正》、
官名。清代侍卫处职官。顺治元年(1644)设,定员十二人,由上三旗内选拔。乾隆三十六年(1771)始定同一等侍卫,武职正三品。由领侍卫内大臣统领。掌章奏文移之事。
即“豆仑”。
1878—1965江苏川沙(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字任之。清光绪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上海担任爱国学社义务教员。后在乡兴办小学堂和女学,因讲演获罪,亡命日本。三十一年入同盟会,任该会上海干事
?—604隋文帝子。字德章,一名杰,小字益钱。开皇元年(581)立为汉王。十七年,出为并州总管,深受文帝宠爱。自以为身处天下精兵之地,又见太子杨勇、蜀王杨秀被废,惧祸及己身,阴有异图。以防突厥为名,大
书名。唐代颁布的《五经正义》之一。孔颖达等编定,二十卷。书首有伪《孔安国尚书序》一篇。正文五十八篇,包括《今文尚书》三十三篇(实即伏生《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盘庚》、《泰誓》各分为上、中、 下三篇),
使职名。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置,掌内厩马匹,以宦官充任,多省称飞龙使。初隶于闲厩使,代宗以后,掌京城全部马匹。
官名。又称司户参军。隋开皇三年(583)由诸王府、诸州户曹参军事改名,大业二年(607)均改为司户书佐。唐武德中,诸府、州之司户书佐均改为司户参军事。三都、六府各置一至二员,正七品下,掌户籍、计帐、道
设于碎叶城。唐贞观末后及调露元年(679)至开元七年(719)间,曾和龟兹、于阗、疏勒为安西四镇。后以焉耆代碎叶为四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