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明良论

明良论

篇名。清龚自珍著。四篇。作者二十二、三岁时撰。反映其早年政治思想之代表作。抨击封建官僚集团庸碌无能,“尽奄然而无有生气”,谴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天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反对“用人论资格”之封建选官制度,认为是导致官僚集团腐败无能之重要原因。提出“更法”的要求。收入道光三年(1823)自刻本《定盫文集》所附《少作》与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本《龚定盦全集》。

猜你喜欢

  • 牟光

    即“务光”。

  • 左传

    书名。亦称《左氏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春秋》三传之一。传为春秋末鲁太史左丘明所作,近人多认为完成于战国前期。按《春秋》编年体记述春秋史事,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

  • 织染杂造局

    官署名。简称织染局。明代分置于南北两京及地方各府州,通计二十二处。参见“织染局”。

  • 端平入洛

    南宋端平元年(1234),金亡后,宋赵范、赵葵、全子才等建议,守河据关,收复东京开封府(今属河南)、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赵葵、全子才率军北上,进入洛阳,所复州郡皆空城

  • 新宁州

    明隆庆六年(1572)以宣化县定禄洞地置。治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扶绥县大部分地区。属南宁府。1912年改为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1951年与绥渌、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

  • 王保保

    即“扩廓帖木儿”。

  • 套耕法

    为提高耕地深度而采用的一种耕作法。行于明清时期。一法为用双牛大犁,耕过头遍之后,顺着犁路再以一牛独犁耕一、二遍;另一法为先用人耕,继用牛耕,或牛犁之后,复以刀耕,以提高耕田深度。

  • 古勇隘

    云南腾越九关之一。在今腾冲县西北胆札山。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置。为边防土弁驻屯之所。土把总杨姓,世职。

  • 左司乐

    官名。明清礼部教坊司之属官。明初置左、右司乐各一人。南京礼部教坊司亦设,左、右各一人。又嘉靖中增设显陵教坊司,亦设左、右各一人,皆正五品。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之。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左、右各一

  • 下危

    商代方国(见殷墟甲骨文)。武丁时曾与兴方及将领望乘等加以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