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朝冠

朝冠

朝服冠戴。历代制度沿革不同,如玄冠、通天冠、梁冠等名称。清代则为朝会、祭祀大典所戴桂冠的专称。冠胎高耸,略呈圆锥形,上有顶珠为饰,乃最尊之礼冠。冬称暖帽,夏称凉帽。有帝后之冠与品官之冠。皇冠顶金龙三层,饰以东珠、大珍珠,冬用薰貂、玄狐为之,夏用玉草、藤竹丝为之,称珠顶冠。亲王以下至辅国公减其顶之金龙层数及东珠数,称红宝石顶。镇国将军以下至文武一品,亦用红宝石顶。文武二品以下,顶戴各有定制,依次为:珊瑚顶、蓝宝石顶、青金石顶、水晶石顶、砗磲顶、素金顶及金顶(八、九品)。其顶饰皆为杂色宝石。有花翎者,须依例戴用。

猜你喜欢

  • 行用库

    官署名。(1)“行用交钞库”的简称,又作交钞库。元代掌钞币兑换的机构。中统元年(1260)始于中都置,秩从七品。诸路及部分府、州亦置。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置大都光熙、文明、顺承三库。二十六年,

  • 名通

    “名胜”的别称。指通达玄理的各级名流。参见“名胜”。

  • 讷亲

    ?—1749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额亦都曾孙。雍正五年(1727)袭二等公爵,授散秩大臣。九年为御前大臣,治事勤谨,廉洁自守,为世宗所重。十一年擢军机大臣,参预机务。高宗即位,命协办总理事务,晋一

  • 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

    即日本文部省于明治三十八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二日颁布的《关于准许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程》。“取缔”乃沿用日文,意即管束。规定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各类学校就读时,须持有清廷驻日公使的

  • 乞扶

    即“乞伏氏”。

  • 山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山东司。(1)明清户部诸司之一。掌理山东省钱粮收支数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山东部而置。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置民、度支、金、仓等四科治事。兼掌在京锦衣等三卫及辽东都司之俸饷

  • 左监门府郎将

    官名。(1)隋初左监门府次官,置二人,正四品,大业三年(607)废。(2)隋大业三年改左监门府将军置,为左监门府长官,一员,正四品,分掌门禁守卫。唐初复为左监门府将军,后改为左监门卫将军。

  • 杨邦基

    ?—1181金华阴(今属陕西)人,字德懋,号息轩。天眷进士。累迁至秘书监兼左谏议大夫,后出为永定军节度使,致仕。长于文学,善画人物、鞍马,尤以山水擅长。

  • 蓝朝柱

    ?—1864清云南昭通牛皮寨(今属大关县)人,小名蓝大顺。苦力出身。蓝朝鼎兄。咸丰九年(1859)与李永和、蓝朝鼎在家乡起义抗清,任副元帅。旋攻入四川,攻克犍乐、自贡盐场。十年与蓝朝鼎率军攻克成都附近

  • 中都国子监

    学校名。明洪武二年(1369)以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八年置中都国子学,命京师(南京)国子学分官领之。十五年改学为监,依京师国子监例置祭酒、司业、监丞、博士等官,二十六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