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治
明宗室。英宗第八子。成化二年(1466)封忻王。未及就藩而卒,谥穆。无子,封国除。
明宗室。英宗第八子。成化二年(1466)封忻王。未及就藩而卒,谥穆。无子,封国除。
旌旗名。因垂扎九条飘带,故名。典籍记为周天子或上公所用。《荀子·礼论》:“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建常九斿……。”
545—611隋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字里仁,本姓尞。父允为西魏侍中,赐姓牛。好学博闻。仕北周,专掌文翰。入隋,授散骑常侍、秘书监。开皇三年(583),以典籍遗失,上表请开献书之路,一二年间,篇籍
书名。又名《俟庵集》。元李存撰。三十一卷。李存子李卓编,凡诗十一卷,文十九卷,卷三十一为附录。有明永乐三年(1405)李光刻本、《四库全书》本。
兵用火具。用于城防。以熟铁制如篮形,盛薪火加艾蜡,以铁索系垂城下烧灼穴中攻城者。游火铁箱
周代指中士、下士。《逸周书·王会》:“中台之外,其右泰士,台右弥士。”王应麟云:“弥士,盖中士、下士。”
一作里西瑛。元回回人。善作曲,兼善筚篥(龟兹吹奏乐器)。晚年居浙西。因躯干魁伟,人称“长西瑛”。
?—1402明江西吉水人,字子职。洪武五年(1372)领乡举,至京,诏免会试,命吏部授官。乞归养亲。寻以文学征。太祖亲试称旨。历任浮梁、济阳等教官。“靖难”之役时,燕兵至济阳(今属山东),坐明伦堂中击
1065—1127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嵇仲。少喜言兵,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累迁开封少尹。大观四年(1110)赐进士出身。历任右司员外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知海州,曾镇压宋江领导的起义军
?—前490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名杵臼。齐灵公之子。崔杼杀庄公后立为君。初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后以晏婴为正卿。在位期间,好治宫室,聚狗马,厚赋重刑,致民人逃离公室,归于
一名流江、汶江,当地习称府河。岷江分支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平原。自郫县西岷江分出,至成都市南与岷江分支郫江相会。相传古人织锦濯其中,较他水鲜明,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