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灵宝经

灵宝经

全称《洞玄灵宝经》。道教经书。源出于东汉末《仙隐灵宝方》。古之《灵宝经》即今《五符经》或《灵宝五符经》。原一卷,后引伸为三卷。此经渊源说法不一,或云三国吴赤乌中,太极真人授于葛玄。今之《灵宝经》,即《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古称《度人经》。原一卷,后引伸为六十一卷。此经为晋葛洪从孙葛巢甫所造,并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至南朝宋时,复经陆修静增修,立成仪轨,凡三十五卷。此经以避祸降福为旨。其中《真文赤书》五篇及《人鸟五符》,最为陆修静所重视。此经为道教灵宝派最重要之经典。

猜你喜欢

  • 福彭

    1708—1748清宗室。号如心居士。礼亲王代善后裔,平郡王讷尔苏子。雍正四年(1726)袭爵平郡王。十年管理镶蓝旗满洲都统事务,寻充宗人府右宗正。次年任定边大将军,征噶尔丹策零,经理北路军营。十三年

  • 虢季子白盘

    西周晚期青铜器。传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长方形,四角略圆,壁外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作矩形,腹饰波状纹一周。盘内底铭文一百一十一字,记述虢季子白英勇善战

  • 延唐县

    隋末萧铣分营道县置梁兴县,唐武德四年(621)改为唐兴县,天宝元年(742)改为延唐县。治今湖南宁远县。属道州。五代梁以后又屡有改名,北宋乾德三年(965)改为宁远县。

  • 东方兵事纪略

    书名。清姚锡光撰。原稿六卷,因图表一卷未刊,故今传仅五卷。光绪二十三年(1897)刊行。甲午中日战争时,姚氏正在山东巡抚李秉衡幕中,尝往返辽、碣、登、莱,观察军情,就亲身见闻,参以函电及中外记载,撰成

  • 李昪

    889—943即徐知诰。五代时南唐建立者。公元937—943年在位。徐州(今属江苏)人,一作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字正伦,小字彭奴。少孤。唐末流寓江淮,为杨行密收养。后为徐温养子,改姓名为徐知诰

  • 普宁寺

    俗称大佛寺。在今河北承德市。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达瓦齐叛乱后,准噶尔、辉特、和硕特、杜尔伯特四部首领至承德朝觐。高宗为纪念平叛胜利及尊重他们信奉喇嘛教习俗,下令仿西藏三摩耶庙建普宁寺。整个

  • 王倚

    1240—1292元宛平(今北京市)人,字辅臣。世祖子真金侍从。任工部尚书,行太子位下随路民匠都总管。至元二十一年(1284),为太子家丞,兼掌储用司,主管货币出纳。二十八年,进礼部尚书,随皇孙答剌麻

  • 还魂记

    书名。(1)即“还冤志”。(2)唐戴少平撰。一卷。已佚。(3)明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亦可简称《还魂记》。

  • 知观

    明代神乐观道官。从八品。掌教习乐舞生,以备祭祀舞乐。隶太常寺。嘉靖时革。

  • 大行台尚书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唐置。属大行台。如分曹治事,则冠以曹名,如大行台吏部尚书、大行台度支尚书等。唐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人,正四品。武德八年(625),废陕东道大行台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