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天
即“盖天说”。
即“盖天说”。
唐代藩镇主帅的亲兵。亦称牙兵、衙兵。训练有素,待遇优厚,是藩镇割据所依靠的主要力量。由于其特殊地位,节度使有时反受其控制。常因得不到所希求的赏赐而聚众闹事,竟至废立主帅。
梵文Pravrajana的意译,指脱离世俗生活,剃度为僧尼。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遁世制度,为佛教所沿用。道教全真派道士离家入观,亦称“出家”。
元、明以来地方职役。清代由州县派官充任。每甲辖数十百家,往往为一乡。乡中设乡约约束,有里长司劝化之事,而统归总甲管理。又,山西、陕西等处边外蒙古地方种地民人内亦设此官,位在十家长之上。每堡设牌头四名,
官名。战国秦置。掌理宫中巡查。
明代的一种作物选种法。耿荫楼《国脉民天·养种》:其法“于所种地中,拣上好地若干亩,所种之物,或谷或豆等,即颗颗粒粒皆要仔细精拣肥实光润者,方堪作种用,此地比别地粪力耕锄俱加数倍,……则所长之苗,与所结
书名。清傅恒等奉敕编撰。乾隆十五年(1750)编成,由武英殿刊印。二十八年重刊。二十四卷。内容包括新疆、青海和西藏地区的地名及各部首领人名。每个名称均以满、汉、蒙、藏、维、托忒六种文字标明,用汉文注释
宋英宗子扬王颢与荆王頵住宅。元祐元年(1086)赐名。
官制用语。明清制度,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升任詹事府左、右春坊之职务(如中允、赞善之类),即称开坊。詹事府之官职,本专备翰林升转,故有此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詹事府裁撤,而翰林升任他职,亦沿旧
987—1058北宋河南永安(今河南巩义东南)人,字希元。仁宗张皇后伯父。举进士。通晓法律。为殿中丞,知犀浦县,县多田讼,他正其疆界,讼事顿减。累迁端明殿学士、三司使。皇祐中,一日之间,拜淮康军节度使
莒国都。春秋末属齐国。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前549):齐崔杼帅师伐莒,“侵介根”,即此。西汉置计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