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孙子
即“孙膑兵法”。
即“孙膑兵法”。
1562—1626明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存之,又字云从,别号景逸。东林学派著名学者。万历进士,授行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因劾首辅王锡爵,谪揭阳典史。不久归里。后以亲丧,不再出仕。与顾宪成等
西汉置。治今山东乐陵市西北。两汉至晋属勃海郡。北魏改属安德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
1848—1903清直隶丰润(今属河北)人,字幼樵,号绳庵,又号篑斋。同治进士。光绪元年(1875)以编修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八年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命在总理衙门行走。与宝廷、吴大澂、陈宝琛等号称
575—637唐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字大临。温大雅弟。隋开皇时,对策高第,授文林郎。后从幽州总管罗艺归唐,累官中书侍郎。武德八年(625),以并州道行军长史与突厥战于太谷,兵败被俘。突厥以其近臣,
官署名。元代属礼部。掌控鹤六百余户及仪卫之事。世祖至元三年(1266)始置拱卫司。九年升拱卫直都指挥使司。隶宣徽院,升正三品。二十五年,隶礼部。文宗至顺二年(1331),拨隶侍正府。置达鲁花赤一员,都
即“真觉寺”。见“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地名。在今云南腾冲县东龙川江东岸。《明史·云南土司传》:正统六年(1441):王骥讨思任发,“骥与贵由中路至上江,会腾冲。左参将宫聚自下江据夹象石。至期,合攻之”,即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以阳宕县改名。治今甘肃宕昌县东南。为宕昌郡治。唐属宕州。安史之乱后地入吐蕃,废。
?—1645明末陕西清涧人,号过天星。崇祯初起义,后为豫楚十三家之一,并属罗汝才九营,活跃于豫楚一带。崇祯十一年(1638),随罗汝才伪降,屯驻均州。再起后,又随罗汝才转战兴山、彝陵一带。十三年,遭杨
清代地方官员缺名目之一。指职务较简之员缺。清制,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等地方官,例以冲、繁、疲、难四者定员缺紧要与否之等差,凡只具备其一者为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