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伊犁条约

中俄伊犁条约

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利洼府条约》。1871年(清同治十年)六、七月间,俄国乘阿古柏之乱,出兵强占伊犁。1877年(光绪三年),阿古柏之乱平。次年派钦差大臣崇厚出使俄国,谈判归还伊犁问题。1879年10月2日(清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崇厚在俄国胁迫下和俄国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在俄国克里米亚的里瓦几亚签订。条约共18款,主要内容:1.俄国交还伊犁九城,但俄国割占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特克斯河流域及沟通天山南北的穆素尔山口,塔尔巴哈台段中俄边界划在哈巴河与布尔崇河之间,喀什噶尔地段中俄边界划在苏约克山顶往南经伊尔克什坦卡东面的克则勒苏河,再往南至玛里他巴尔山;2.俄商得在中国蒙古地方和新疆全境免税进行贸易,增辟中俄陆路通商新线;3.中国赔偿俄国兵费和补恤费500万银卢布(约合白银280万两),换约后一年偿清;4.俄国在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增设领事,条约还有3个附件:《兵费及恤费专条》、《瑷珲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崇厚庸懦误国,舆论哗然,清政府亦认为所议约章,流弊甚大,拒绝批准此约,并派驻俄公使曾纪泽赴俄重开谈判。重新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300页)。

猜你喜欢

  • 韩大用

    ?—1738清代撒拉族土司。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守备、都司。雍正元年至二年(1723—1724),从征阿尔加囊、卓子山有功。七年(1729),授保安

  • 雪你惕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苏尼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雪你惕后裔组成。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时,该部亦鲁该、阿勒赤、搠尔马罕等追随铁木真参加统一蒙古各

  • 王廷州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久越得犍国步师城(约位于今阿姆河下游)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石古乃

    ①即“完颜习古迺”(1164页)。②即“完颜仲”(1143页)。

  • 阿里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及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268),完成乌思(前

  • 应道

    唐代南诏国第七世王寻阁劝年号(809)。仅1年。

  • 大学习巷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又称西大寺。寺址在西安新兴坊,今名大学习巷。据明嘉靖年间?(1522—1566)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元中统四年(1263),名“清净寺”。永乐十一年(1413),由※郑和重修。寺

  • 清佳砮

    见“清佳努”(2109页)。

  • 韦朝威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首领。广西古田县凤凰村人。壮族。弘治(1488—1505)间,因不堪忍受地方官吏与土豪的欺压和搜刮,在凤凰山区号召壮族农民进行武装反抗,率众攻占古田县城,县令弃城出逃。后县令遣典史入县

  • 俟吕陵氏

    ?—520南北朝时期柔然可贺敦(王后)。或误作“候吕陵氏”。出身于※俟吕邻部。柔然汗国兴起后,该部投柔然,成为柔然的一个部落,并与柔然贵族通婚。北魏太和九年(485),豆仑继柔然可汗位后,她与之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