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伯克年班

伯克年班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定期进京朝觐制度。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六品以上各城伯克分3班轮年入觐。八月中旬出发,十二月抵京。每班约40人为限。二十八年(1763),以入觐人数过多,定分4班轮年入觐,停止五品及其以下伯克入班,每年不过20人。三十九年(1774),更定为6班入觐。每次进京伯克,由办事大臣轮派,交首领伯克带领,循驿站行走。沿途经过州县,由地方官核对册籍。每年正月十五日后,仍乘驿返回。嘉庆十六年(1811),对入觐办法又作新的改变:分各城伯克为9班。每班由三品阿奇木带领四品伯克2人、五品伯克4人,伊犁五品伯克1人。以布古尔三品阿奇木伯克为第一班,后依次为库尔勒、赛里木、库车、沙雅尔、阿克苏、和田、叶尔羌、喀什噶尔轮流。道光十九年(1839),又改为间二年朝觐,仍按9班轮流。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因伯克制取消,年班制被废止。

猜你喜欢

  • 慕容翰

    ?—344十六国时期前燕宗室、将领。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辽东公慕容廆庶长子。骁武有雄才,获宠于父,受委重任,行师征伐,累有战功,威振周邻诸国;善抚下,爱儒学,为士大夫及将

  • 韦秉吉

    即“韦拔群”(246页)。

  • 河源记

    见“河源志”(1507页)。

  • 察伋

    1305—?元朝官员。字士安。蒙古塔塔儿氏。居莱州掖县(治今山东掖县)。家有“昌节斋”,自号“海东樵者”。元统元年(1333)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南台御史、经历,至正二十年(1360),为江西廉访佥事

  • 励志月刊

    蒙古青年学生主办的刊物。1930年6月,学生陈松山、陈绍武、陶立滨等成立蒙古青年励志会。1931年3月30日出版该刊物,铅印,32开。社址在北平后门外雨儿胡同29号。为综合性刊物,主要对蒙古族进行宣传

  • 耶律涅鲁古

    ?—1063辽朝宗室。名又记作涅里古。小字耶鲁绾。汉名洪孝。契丹族。皇太叔耶律重元(辽道宗耶律弘基叔)子。兴宗时,重熙十一年(1042)十二月,封安定郡王,十七年(1048)十一月,进封楚王,为惕隐。

  • 后唐明宗

    见“李嗣源”(1043页)。

  • 雅州茶局

    明代四川地方茶叶专卖机构。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置。地点在碉门(今四川天全)。初,雅州茶局岁收茶411600斤。其职责是征收茶税,易红婴、毡衫、米、布、椒蜡,以资国用。并负责与藏区以及其他地方少数

  • 史城

    见“大釐城”(91页)。

  • 协卜拜

    见“噶伦”(24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