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侯喜瑞

侯喜瑞

1892—1983

京剧表演艺术家。字霭如,北京人,回族。原籍河北省衡水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喜连成”科班,初学秦腔老生及京戏小花脸。后工架子花脸。三十三年(1907年)出科,留“喜连成”搭班演戏。宣统三年(1911年),拜名净黄润甫为师,得真传,艺事精进。1922年参加梅兰芳组织的“华社”。先后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程砚秋、高庆奎、马连良等合作演出。1932年后,融诸家之长,自成流派,世称“侯派”。与名净郝寿臣、金少山鼎立相峙。其特点是:重念、重做、唱腔以“黄钟大吕”取胜,十分讲究“喷口”、“力度”,字字清晰有力,抑扬顿挫分明。极其威武雄壮。武功精湛,脸谱细致干净,形象生动。擅演架子花脸,尤善演《战宛城》、《平阳关》中的曹操,有“活曹操”之誉。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以“精、气、神”作为架子花脸表演的“三字经”教授学生。后任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教授、研究员。1981年3月18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等为他举行舞台生活80周年纪念会,以表彰他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著有《学戏和演戏》一书。

猜你喜欢

  • 莫允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亚提什别吉

    突厥语yatishbigi音译。yatish,意为“汗的夜间卫队”,bigi,意为“首领”、“官人”,合意为“汗的夜间卫队长官”。一般兼任首都警卫之责。※叶尔羌汗国时期有此官职。

  • 宛葛思墓

    传说中的中国伊斯兰教先贤古墓。全名为“赛义德·艾比·宛葛思”。又译为“斡歌士”、“斡葛思”、“旺各斯”、“万尕斯”、“挽个士”等。墓在广州城大北门外流花桥畔。俗称“响坟”、“回回坟”。相传为唐太宗(6

  • 使马部

    清代对黑龙江南北部分鄂伦春人的称呼。因用马匹作乘载工具,故名。亦称使马鄂伦春,以区别于使用驯鹿的鄂伦春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分布区的西部。今居我国境内的鄂伦春人,早已不使用驯鹿,皆骑马出猎,无

  • 洪州

    州名。本唐洪门镇,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宋咸平(988—1003)中为西夏入据,后升州。元废。

  • 塔不烟

    ①见“萧塔不烟”(2002页)。 ②见“答不也”(2238页)。

  • 兀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兀没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

  • 宁赞碑

    隋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贙的石刻墓碑。宁贙(573—608),字翔威,宁长真之弟,世袭钦州土官。此碑刻于隋大业四年(608)。楷书汉字。分33行,每行39字,共计3267字。内容记述宁赞之家世

  • 万佛堂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云蒙山南麓。塔内有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寿昌七年(1101)题记,可证建于辽代。为现存典型的密檐式华塔。华塔,又作花塔,以塔上装饰有巨大的莲瓣,或密

  • 影克

    ?—1567明代蒙古朵颜卫首领。成吉思汗部将※者勒篾(折里麦、济拉玛)后裔,朵颜卫都督※革兰台长子。嘉靖二十七年(1548),父卒,袭都督职。史称其“剽悍逾于父”,曾导俺答汗入掠明境。三十六年(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