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兴京

兴京

①地名。原称赫图阿拉。满族肇兴地,后金都城,故址为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极大部分女真人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攻取抚顺后,王城由此迁出,先后以界番城(在其西北120里之铁背山上)、萨尔浒城(在其西120里)、抚顺、辽阳、沈阳等地为都。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为改后金为大清和其称帝作准备,于天聪八年(1634),尊赫图阿拉城为“兴京”,详见“赫图阿拉”。 ②清政区名。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锦州理事通判移驻兴京(治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置兴京厅,隶奉天府。光绪三年(1877),改为兴京抚民同知,移治于新宾堡(即今县治所在;一说改同知在元年,移治在二年)。宣统元年(1909),升为府。1913年府废,改置新宾县(一说先称兴京县,1929年才曰新宾县),相沿至今(日伪时期曾称兴京县)。厅、府辖境相当于今辽宁新宾、桓仁县及吉林省通化市、浑江市和集安县一带地。

猜你喜欢

  • 哑不害

    明代蒙古称谓。蒙古语音译。汉文又译作哈不害、哈不豁。对蒙古贵族之女的称呼。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哑不害,是王子并各台吉之女,与宗女同”。茅元仪《武备志》、郭造卿《卢龙塞略》所载蒙古译语

  • 感勤

    见“斡勒”(2424页)。

  • 达珠瑚

    1565—1627清初将领。又作达诸护。满洲正蓝旗人。兆佳氏。世居纳殷。初任佐领,从太祖努尔哈赤征乌拉、叶赫诸部,护卫宁古塔,均有功,授三等男爵。天命十年(1625),率兵征东海瓦尔喀和卦尔察部有功。

  • 洪君祥

    ?—1309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

  • 贺宗哲

    元末将领。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部将,官平章,后升总制。在元末的内外战乱中,跟随扩廓帖木儿活动于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并参加镇压红巾军。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1368),元亡明兴,

  • 色拉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寺名为藏语音译,意为“野玫园”,全名野玫园大乘洲。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北3公里的色拉山麓。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明史》作释迦也失

  • 西部敕勒

    敕勒之一部分。4世纪末5世纪前期,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屡征漠北,将敕勒(高车)迁入今内蒙古及山西、河北北部。居住在武周塞(今山西左云县至大同市西)外以西,至五原阴山一带的敕勒部落,称西部敕勒。主要集中于

  • 窝稽部

    见“窝集部”(2297页)。

  • 梁弥邕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

  • 扎贡巴·丹巴若杰

    1801—?扎贡巴三世活佛。藏族。甘南夏河人。5岁时被嘉木样谢巴确认为扎贡巴活佛。6岁从阿莽班哲达出家,取名衮却丹巴若杰。后在拉卜楞寺学经及五明之学。曾两赴西藏卫地,先后从达浦永增益西嘉措等30余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