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却藏寺

却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互助县。清顺治六年(1649),第一世却藏活佛南杰班觉建。雍正元年(1723)毁于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重建。乾隆三十年(1765),清朝赐“广教寺”(亦云广济寺)匾额,许建九龙壁一座,后再赐“祥轮永护”匾额。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五世却藏罗桑图登雪珠尼玛重建。寺内有大经堂、小经堂、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莲花、丹斗、阿群、麻干、夏日等活佛之拉让和吉哇昂,建筑宏伟。设有显宗、时轮学院,采用哲蚌寺郭莽扎仓教程,并在扎仓内设有本寺“却藏康村”。其属寺有化隆县夏琼寺、湟源县扎藏寺、贵德县白马寺等。信徒为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寺主却藏活佛,是清朝在青海最早敕封的呼图克图之一。有祈愿法会、金刚佛修供会,及弁经考试等宗教活动。每年正月在千佛殿前举行酥油花会,为期14天,远近各族人民纷纷赶会拜佛。

猜你喜欢

  • 云南省直隶镇边厅

    清末在云南西南部边疆设置的地方统治机构。清政府为了镇压当地少数民族的不断反抗和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直接统治,于光绪十三年(1887)在澜沧建置直隶镇边厅,治所设在勐朗坝(今澜沧县治),直接派兵驻防,辖今孟

  • 小宛

    西域古国名。王治扜零城(今新疆且末县境)。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口1050,兵200。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左右都尉各一人辅政。居民从事农牧业。能制兵器,宣帝神爵三年(前59)

  • 兰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

  • 外剌歹

    即“斡亦剌”(2425页)。

  • 葛根庙

    内蒙古佛教寺庙。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洮儿河东岸。清乾隆(1736—1795)初年,札萨克图旗台吉徐特纳克出资建造。原名“莲花图庙”。乾隆十三年(1748),赐名“梵通寺”。经乾隆、嘉庆(1796—

  • 麻丹毕

    参见“托高会”(752页)。

  • 候吕陵氏

    见“俟吕陵氏”(1690页)。

  • 下笼卜

    明代藏区地名。又译作下隆卜、下隆布、下陇卜。在今青海玉树境通天河流域之结古乡。宣德二年(1427),其首领奉朝命护送、照料明使乌思藏之太监侯显过境。

  • 居本

    藏语音译,意为“什长”或“什夫长”。①旧时西藏地方之藏军官职名。约相当于班长,领兵10名。 ②各※宗(相当于内地之县)区划内的头人,主要负责布置并分配※乌拉差役,为官员准备柴草等。任期一年,管辖百姓十

  • 阿旺班垫曲结嘉木参

    1854—1886清代西藏济龙呼图克图十世。清文献又称济龙通善呼图克图、达擦济龙呼图克图。驻济龙寺(又称功德林寺、汉名永安寺),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牙隆扎西仔。咸丰八年(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