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台吉

台吉

历史上蒙古、维吾尔、哈萨克、藏等族贵族尊称。源自汉语“太子”。初见于蒙古国时期。原只用于皇子。皇太子称“鸿台吉”,诸子称“台吉”。后演变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和成吉思汗后裔通称。各级台吉,均为同一族系(同骨)成员,彼此不得通婚。16世纪后,蒙古汗权式微,封建割据加剧,非成吉思汗族裔的卫拉特蒙古封建主,亦相继称鸿台吉、台吉。自是,其名便由博尔济吉特氏贵族尊称,演化为一般蒙古贵族称呼。鸿台吉、台吉都各有自己属民、分地和官属。在卫拉特蒙古各部中,小台吉皆为大台吉(鸿台吉)宗属。大台吉官属有图什墨尔、札尔扈齐、德墨齐、宰桑等官。小台吉组成昂吉置宰桑、德木齐、收楞额等官。满族统治阶级兴起后,蒙古诸部相继归附,清朝政府为笼络各部封建主,袭用其称号作为封爵之一,位于王、贝勒、贝子、公之下,秩分四等,视一、二、三、四品官。并规定,台吉身亡,准其子孙暨亲兄弟世袭;一、二品台吉,许以一子袭替,余子俱为四品,有功者酌量另议;公主之子,10岁以上,父殁后,不拘年岁,给品级;台吉授札萨克者,均授一等;一等台吉和塔布囊给随丁15人,二等给12人,三等给8人,四等给4人。札萨克台吉有封地和属民,闲散台吉有属民无封地;台吉因身份高贵,平民与台吉相遇,要让台吉坐上位;属民见台吉要下跪。康熙年间,复定于札萨克旗设协理台吉,佐理旗务。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统治西藏时,藏区藏族中也有被封赠为台吉者。清朝政府直接统治西藏后,以康济鼐、颇罗鼐等助清军进藏有功,也以该爵分别授其家族。18世纪50年代,清军统一西北地区,部分卫拉特蒙古封建主和维吾尔族上层,也分别被授予此爵。民国以后,西藏地方政府还以该爵封授某些贵族,品级低于噶伦、札萨克而高于一般四品官,但多不授实职。居住在新疆等地的哈萨克族也有“台吉”一称,地位在汗、王、公之下。清代因之。其称呼一直保留至民国时期。

猜你喜欢

  • 蜀人

    古族名。今四川西部、中部的古代居民。《华阳国志·蜀志》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即《

  • 牛儿宗

    明代西藏古地名。又作内邬宗。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南。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在其地置牛儿宗寨行都指挥使司(358页)。

  • 比粟

    ?—680唐代回纥第五代首领。又作比粟、比粟毒、比来粟。药罗葛氏。※婆闰之子(一说为侄)。约唐龙朔元年(661)冬,父卒袭位,率众联合同罗、仆固诸部扰唐边境,诏以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刘审礼、薛仁

  • 恩冬

    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传统居住的长屋。干栏式,竹木结构,铺茅草、木板或芭蕉叶为顶。分两层,底层圈养禽畜,上层住人,沿一侧用木板或竹片分隔为若干个“恩拜”(小房间),相对一侧留出狭窄通道,连接两端出

  • 嵬名聿正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毅宗李谅祚(1048—1067)任官蕃号称“祖儒”。奲都五年(1061)七月,谅祚闻契丹约唃厮啰兵取河西,思结宋朝为援,遂遣其奉表赴宋朝入贡,并请尚公主。宋仁宗答以昔尝赐姓,不允尚

  • 弟史

    西汉时乌孙公主。肥王※翁归靡长女,汉※解忧公主生。宣帝地节元年(前69)左右,奉母命至长安学鼓琴,随汉侍郎乐奉过龟兹,为其王绛宾所爱,被取为妻。元康元年(前65),偕绛宾进京朝觐,获赐紫绶、车骑、旗鼓

  • 山上王

    高句骊国第十世王延优的谥号。延优于汉献帝建安二年(197)继位,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227)死,此为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雅州碉门茶马司

    明代四川管理茶马互市的机构。洪武十九年(1386)二月置。秩正九品,设大使、副使各1人。掌市马之事。每岁,长河西等处番商以马于其司易茶。茶马司视马之优劣估价,支给茶叶。对沟通藏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

  • 翁模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

  • 慕容奕洛瓌

    即“慕容廆”(24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