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后燕

后燕

十六国之一。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之鲜卑慕容氏所建。前燕建熙十年(369),前国君慕容皝子慕容垂因与太傅慕容评不睦,投奔前秦苻坚。次年,助秦灭燕。后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于晋太元九年(384)举兵复国,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年号燕元,史称后燕。燕元三年(386),称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相继败前秦,灭丁零翟魏、西燕,取北魏平城,势力日盛,据有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辽宁的一部分。建兴十一年(396),子慕容宝继位。遵父遗命,校门户口,罢军营荫户分属郡县,定士族旧籍。由于士民离心,百姓思乱,贵族争权,内乱迭起,势趋衰。永康二年(397),为北魏所败,退出中山,徙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县)。慕容详、慕容麟先后于中山自立为帝。次年,宝为尚书兰汗所杀,庶子慕容盛复杀兰汗自立。长乐二年(400),去帝号,称“庶人大王”(又称“庶人天王”)。以兵攻掠高句丽、库莫奚。因疑杀将臣,宗亲勋旧人人自危。次年,为前将军段玑所杀,盛叔慕容熙被拥立为帝。安于逸乐,大征民夫,广造宫殿,为政暴虐,尽杀其兄慕容宝诸子,士民离心。建始元年(407),为宝养子慕容云(高句丽人,原名高云)所杀。自慕容垂称燕王,共历4帝(不计慕容详、慕容麟),凡24年其世系如下:

猜你喜欢

  • 乞烈尼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乞列厄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四月设置之乞勒尼卫均改作奇穆尼卫。

  • 巴杨阿

    ?——1876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字玉农。居齐齐哈尔。咸丰二年(1852),以协领率黑龙江兵南征。五年(1855),加副都统衔,补呼兰城守尉。六年,参与镇压太平军,攻汉阳,晋副都统,赐号依勒固尔巴图鲁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捡骨葬

    见“拾骨葬”(1621页)。

  • 阿都众

    元代云南永昌府(今保山)南窝布朗族头人。延祐五年(1318),与阿娄艮等起事,杀镇将,夺驿马。云南行省遣参政汪中(申)前往镇压。自八月至次年五月,南窝等地寨栅被毁,百姓遭杀戮,避走箐野。阿娄艮降,余众

  • 户撒刀

    云南德宏地区陇川县户撒坝阿昌族工匠特制的刀剑统称。阿昌族制铁手工业有悠久历史,相传明洪武(1368—1398)年间,阿昌人从明将沐英在此的屯兵学会制刀技术,后又不断提高锻造工艺,遂制作出各种锋利、美观

  • 左部哈萨克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鄂尔图玉兹、鄂尔图玉斯(中玉兹)、中帐。形成于16世纪初年。冬牧地主要分布于伊施姆河及萨雷苏诸河流域,夏牧地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一带。分辖奇卜察克(钦察)、阿尔根、奈曼、克烈、弘

  • 汉阳郡

    古地名。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天水郡设。以位于西汉水之阳而得名。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辖十三城。三国魏时仍改名天水郡。原居民多氐、羌。

  • 达锐荪

    见“达理札雅”(734页)。

  • 土舍

    ①官名。原为土官兄弟子侄等人的称谓,后渐变为官称。有自称为土舍者,有由土官降职改授或土目因功升迁者,多由官府颁给印信、号纸或委牌,亦有不颁给印信、号纸的。无职衔品级。云南阿邦乡土舍陶顺祖,原为土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