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丹

哈丹

亦作“哈达”。女真语音译,“山峰”之意。《金史·国语解》谓“山之上锐者”。满洲语和蒙古语至今犹有此词。可能源于阿尔泰语系诸语族的祖语,起源甚早。

猜你喜欢

  • 拜善

    水族节日。水语“拜”,意为“祭祀”,“善”,乃“大菩萨”、“神”。相传水族始有7个祖公,水族分别是7个祖公的后裔,故定期向祖公致祭。拜祭时有7个善组织参加。善实为一人形岩石,以为神祖,拜之。12年或6

  • 角牴

    即相扑。参见“布库”(461页)。

  • 查干沐沦河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赤峰县、林西县、巴林右旗。辽代以黑水著称。其沿河有黑水镇、黑河州等。明代称乌龙江,有黑水的含意。清代中期,西藏班禅额尔德尼喇嘛到巴林右旗认为乌龙江不祥。蒙古尚白改名为查干沐沦,意为吉

  • 仆散师恭

    即“仆散忽土”(320页)。

  • 额尔和坦

    蒙古语音译,又译作“额尔和惕”,意为“有权势的人”。清代蒙古※“阿勒巴图”(承担赋役的人),因充任领主僚属和担任管旗章京以下旗、佐官职,社会经济地位改变,形成“额尔和坦”的特殊阶层。他们被免除一切官赋

  • 富色克摩卫

    见“弗思木卫”(670页)。

  • 满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曼济。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小策凌敦多布长子。雍正九年(1731),随父领兵进犯喀尔喀,受命带兵3千攻掠鄂尔海、锡拉乌苏诸地,被击败,集残众自哈布塔克

  • 柴壁之战

    十六国时北魏与后秦的一次战争。柴壁,即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柴庄。北魏天兴五年(402)六月,后秦姚兴遣义阳公姚平和尚书右仆射狄伯支等率步骑4万攻魏,拔乾壁(今山西临汾南汾水东岸),兴自将大军继之。

  • 后部

    即“绝奴部”(1785页)。

  • 雅桑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雅万户、雅桑巴万户,《元史》作牙里不藏思八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