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宁阿

哈宁阿

1589—1648

清初将领。满族。富察氏。世居额宜湖。阿尔图山子。初随父取萨齐库城,杀部长喀穆尼堪,招抚300人归清太祖努尔哈赤,隶镶白旗满洲,任佐领。后金天聪二年(1628),从岳讬贝勒伐锦州,略松山(今辽宁省锦县西南)、杏山(今辽宁省锦州市南杏山屯)、高桥(今辽宁省锦西县高桥镇),以功晋护军统领。三年,随皇太极伐明,逼北京,与明辽东巡抚袁崇焕,总兵官祖大寿军激战于广渠门外。擢骑都尉世职。四年,率兵伐明。五年,从征大凌河城(今辽宁省锦县)。八年(1634),从征明,攻大同。九年,与承政图尔格入山西界,授二等轻车都尉。清崇德元年(1636),征皮岛(今朝鲜椴岛),立战功。二年,预议政大臣。三年,从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行军至中后所(今辽宁省绥中县城),被明总兵祖大寿袭击,革职。四年,以徇庇阿兰泰,受责。六年(1614),围锦州,于沿海、松山掩袭明总督洪承畴军,屡战皆捷。从武英郡王阿济格驻军高桥。辅国公扎喀纳在太宗惠敏恭和元妃丧期欢娱军中,以不举罪被捕。八年,与护军统领阿尔津讨虎尔哈部。顺治元年(1644),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农民军于一片石,追击至望都。三年,擢三等轻车都尉。率军追义军余部至绥德州、延安府、武昌、安陆府,直达扬子江,夺取义军战舰。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下江南,平湖广,收降义军首领吴汝义。擢二等轻车都尉。继从肃亲王豪格于汉中败叛镇贺珍。破秦州,斩义军首领张献忠。五年,晋一等轻车都尉。旋卒。

猜你喜欢

  • 大多英

    渤海国宗王。宣王※大仁秀侄。唐穆宗(820—824)时被遣朝唐,获殊遇,穆宗授以卫将军,并降制曰:“我有十二卫将军,以率其属,皆匡备左右,为吾近臣,自非勋庸,不以轻授。”

  • 脱罗黑

    蒙古族的白毡。蒙古语音译。始见于《蒙古秘史》。蒙古族尚白,故以白毡为尊贵,用于典礼和祭祀。大汗即位时,众人奉大汗夫妇于白毡上,欢呼叩拜,如贵由、海山等即位,均坐于白毡上。乃蛮部的塔阳汗祭祀王罕时,将其

  • 萧奉先

    ?—1122辽末后族显臣。又名得里底。字乣邻。契丹族。为使相萧撒钵子。是天祚帝元妃萧贵哥之兄。道宗朝入仕,大康年间,补祗候郎君,继迁兴圣宫副使,兼同知中丞司事。大安年间,历宁远军节度使、长宁宫使。寿昌

  • 额色尹

    ?—1790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喀喇玛特系和卓。号额尔克和卓。维吾尔族。叶尔羌(今莎车)人。玛木特玉素普次子喀喇玛特和卓孙,※布拉呢敦、※霍集占从叔父。早年被准噶尔贵族胁徙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

  • 安达

    见“安答”(905页)。

  • 察哈尔萨雅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查喀尔萨雅克部。乾隆二十三年(1758)归附清朝。同年,部落首领图里柯依进京朝觐,获三品顶戴。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西北图舒克塔什卡伦外,与※萨雅克部相邻。主要从事畜

  • 音吉善

    参见“家素谋”(1947页)。

  • 秃马

    即“秃麻”(1082页)。

  • 孛阔

    蒙古语音译,意为“力士”。又译孛可。蒙古贵族以其为尊号,以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成吉思汗时代,“有一国不及之力”的不里、蔑儿乞部的赤勒格儿,均享有此称。

  • 天方至圣实录

    书名。全称《天方至圣实录年谱》。清代回族学者※刘智译著。20卷,卷首1卷。成书于雍正三年(1725)。本书以阿拉伯文《忒尔准墨》(即《天方至圣录》)为本,而以群说补附而成。内容主要是:以年谱体例,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