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河

土河

秦汉时称乌侯秦水,隋称讬纥臣水,唐称土护真水,辽金称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契丹语曰北乜里没里,复名陶猥思没里,亦云撞撞水。源出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城)西※马盂山,东北流。为奚和契丹族发祥地。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而下,有妇人乘小车驾灰牛浮潢河(今西喇木伦河)而下,遇于木叶山,结为夫妇,生8子,繁衍为契丹8部。遂契丹国有大事,则杀青牛白马以祭。史载:“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辽史》卷32)契丹皇帝常临此河驻跸钓鱼,史不乏载。统和二十五年(1007),圣宗在其上游北岸大兴土木,历2岁,建成中京。此河明代称老花木伦,至清代,依据蒙古语音译为老哈木伦,流经敖汉,翁牛特、阿噜科尔沁等旗,为蒙古族游牧地。

猜你喜欢

  • 哈八惹

    哈尼语音译。哈尼族民间流传的祝酒歌。多在祭祀、节日、婚丧等隆重节日由“米谷”(村寨行政和宗教头人)或老人唱。内容有“创世纪”、“祭祀歌”、“祭龙歌”、“安葬歌”、“新婚歌”等,调子庄重严肃,低沉缓慢,

  • 赤鄂衍那

    见“石汗那”(450页)。

  • 益喜策丹

    ?—1742清代西藏地方官员。全称为萨古巴益喜策丹、萨古巴罗桑尊珠,汉籍作色固鼐。藏族。原为班禅卓尼尔。康熙五十六年(1717),拉藏汗与准噶尔军战于达木,经五世班禅调解,未遂。雍正五年(1727),

  • 云接寺塔

    见“摩云塔”(2526页)。

  •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见“招仙塔”(1375页)。

  • 折御卿

    957—995宋代边将。党项族。折德扆次子。幼补节院使,兄知府州,署为兵马都校。兄徙镇,召为闲厩副使,知府州。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太宗征河东,与监军尹宪领屯兵攻岚州,破岢岚军,擒其军使折令图以献。

  • 桶子甲

    壮族古战服,护身甲胄。宋时流行于邕州(治今广西南宁市)左、右江溪洞。侬人(今壮族先民)战士多服之。明清时称“毼”。制法:用两块半圆形桶状的兽皮,晒干后用绳子将前胸后背两块系合在一起,套

  • 不答阿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不答惕、不答安惕、不答安、博歹阿替。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其始祖为篾年土敦之第六子合阑歹(《史集》称为屯必乃汗第五子巴惕古勒乞)。约宋淳熙十六年(1189),在※十三翼之战”中,为

  • 克列兔台吉

    见“格哷图台吉”(1810页)。

  • 小汉

    见“萧翰”(19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