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葬

土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入土安葬。是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丧葬形式。迄今中国最早的土葬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旧石器晚期遗存。新石器时代土葬已相当盛行。在许多民族地区有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的公共墓地,墓穴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也有一些地区为圆形或正方形竖穴土坑,有的民族并以大石、石板、砖块或圆木累砌墓穴,死者多以木棺盛殓,也有以陶器、竹器、树皮、金属器物或葫芦作葬具。有的并在葬具上敲凿小孔供灵魂出入,大多实行一次性永久葬法,也有的民族实行二次葬,以单人仰卧直肢葬最为普遍。有的则行夫妇合葬,少数地区有多人集体合葬、俯身葬、侧卧葬、屈肢葬、割体葬、停棺待葬以及按年龄、性别实行分区埋葬。死者大致有一定埋葬方向,有的头东脚西,有的则头西脚东,一般都以生前使用的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随葬,有些地区盛行口含。奴隶时期有人殉现象。有些民族对死者施朱或遍撒红土,多在墓上垒筑坟丘,也有的民族实行“墓而不坟”或在墓上修造简易建筑。坟前立碑或植树也较普遍。葬后一般都有墓祭活动,社会上的贫富差别和等级差别在埋葬制度上也有反映。我国西北地区相当多的民族则是按伊斯兰的方式土葬。各民族土葬的全过程都反映了灵魂不灭的观念。

猜你喜欢

  • 乌苏里江

    水名。古称阿速江,又作乌子江,俗呼戊子江。“乌苏里”,满语意为“天王”。为黑龙江主要支流之一。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江面宽阔,水流缓慢,水产丰富,特产大马哈鱼,东珠等。咸丰十年(1860),沙俄

  • 缸瓦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辽松州西南(今内蒙古赤峰西南缸瓦窑村),建在半支箭河北岸台地上。曾发现“官”与“新官”字款和窑具,知为官窑。是目前发现契丹地区最大的一处窑址。占地约1平方里,遗存堆积厚达

  • ?祖

    见“中山桓公”(295页)。

  • 婼羌

    羌族部落名,亦国名。原居河西走廊弱水上游及其以西地区。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初,匈奴向河西扩张,迫使其大部西迁至阿尔金山以西,在阳关西“千八百里”建立国家,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余众西迁至

  • 也只里

    ?—1307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察忽剌子。至元二十,四(1287),胜纳哈儿因阴结叛王乃颜被夺王爵后,他受封济南王。次年,遭叛党火鲁火孙攻,获土土哈兵援,得免。成宗元贞元

  • 牂柯客谈

    书名。贵州地方史考证。7卷。清曾廉(湖南邵阳人,汉族)撰。卷前有作者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写《自序》,内称:“余寓居于黎平、锦屏之南屏山下,盖汉之镡城地。”但未说明其任何种官职。是书卷1表格,卷2

  • 纥豆陵氏

    见“纥突邻部”(945页)。

  • 宣曲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宣曲(今西安市西南)者,称“宣曲胡骑”,与长水胡骑皆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

  • 挹娄貂

    古代好貂皮名。因产于挹娄族地区而得名。为该族向中央王朝纳贡和与中原人民交换的物品之一。由于皮轻毛暖,深为中原人民喜爱。其后裔勿吉、靺鞨、女真等也皆从事捕貂。

  • 耶律铸

    1221—1285蒙古国及元朝大臣。字成仲。契丹族。中书令※耶律楚材子。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三年(1244),父死,嗣领中书省事。博采历代德政,汇成81章以进。宪宗八年(1258),领侍卫军从汗伐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