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㚖

大㚖

1088—1155

金初将领、大臣。亦名挞不野。渤海人。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迁居东京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辽末,被征入伍,与阿骨打军作战,兵败,脱身至宁江(治今吉林省扶余县石头城子)。城破,出逃,为女真军捕获,阿骨打问知其家世后收养之。历任东京奚民谋克(百户长)、猛安(千户长),兼同知东京留守事。随完颜阇母破辽军,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西京(今山西大同市),累立战功。天会三年(1125),拔信德府,次年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擢河间路都统(万户),谏止杀掠。升河间尹。从完颜宗弼伐江南,败宋将时康民17万军于淮,破杜充6万兵于江宁西,因功留为扬州都统,经略淮、海、高邮之间。后复调任河间尹,兼总河北东路兵马。十一年,特迁太子太保,改元帅右都监。金废刘豫齐国后,调守汴京。天眷三年(1140),在罢汉、渤海千户谋克时,以功拜元帅右监军。八年,进左监军。天德二年(1150),改右副元帅,兼行台左丞。进行台右丞相。又以受命监视左副元帅撒离喝有功,被海陵王召入朝,拜尚书右丞相,封神麓郡王。四年,因请老,为东京留守。贞元三年(1155),拜太傅,领三省事,封汉国王。是年病逝。赠太师、晋国王,谥杰忠。正隆(1156—1161)年间,去王爵,改赠太傅、梁国公。子名磐,仕金官至州刺史。

猜你喜欢

  • 宣慰使

    官名。唐代始置。元和十四年(819),命杨于陵为淄、青十二州宣慰使。元置宣慰司,设宣慰使掌军民之务,分道总理郡县,行省有政令则为布告于下,郡县有所请则为上达于省,类似今地区一级机关之主官。有边陲军旅之

  • 西南纪事

    书名。6卷。明郭应聘(字君宾,福建莆田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其在广西镇压少数民族农民革命的活动,其中包括“古田”(今属永福)、“府江”、“怀远”(今三江)、“洛容”(今鹿寨)、“上油”、“边山”等战役

  • 户房

    清代驻藏大臣衙门办事机构。设管理案卷经书1人,小写3—4人,掌办一切银钱事件,凡西藏粮务月报、绿营官兵粮饷清册,如有差错,均归该房驳诘。宣统(1909—1911)年间,由驻藏大臣联豫奏准,将该房改为度

  • 黑谷路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

  • 柯耳鲁地

    古代柯耳鲁族分布地区。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封地内。柯耳鲁即《旧唐书》歌罗禄,《新唐书》葛逻禄,《西天路竟》割鹿,《宋史》割禄,《元史》哈刺鲁、哈鲁、匣剌鲁、罕禄鲁,《元朝秘史

  • 带素

    ?—22西汉末期夫余国王。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遣使聘高句骊,令琉璃王交质子,王子惧,未行,他遂发兵5万攻高句骊。遇大雪,不利,师还。新朝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复遣人责令琉璃王以小事大之礼事夫

  • 桑孔语

    我国自称桑孔的哈尼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的部分村寨,使用人口约2000左右。以景洪县的桑孔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

  • 桑昂曲宗之战

    清末桑昂地区藏军阻截川军入藏之役。宣统元年(1909),藏军聚兵于恩达,抗川军入藏,并进袭盐井,以图扰川军后路。川军后营管带程风翔和刘赞廷率军渡江往御。江卡营官达拉与桑昂曲宗藏官会合,夹击程风翔边军,

  • 答失蛮户

    元代诸色户计之一。蒙元时称伊斯兰教教士为答失蛮,元代定户籍,列之为诸色户计之一,与僧、道、也里可温户等享有免除差发徭役的待遇。规定须在回回寺内住坐,不得经营产业。实际上常开张店肆,下海贸易,并荫蔽世俗

  • 扎哈卫

    见“者哈卫”(1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