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太平金镜策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民负担的一些实况,有一定参考价值。传世有元刊本,罕见。明永乐十二年(1414)杨士奇等所编《历代名臣奏议》予以收录,散置于有关各门。

猜你喜欢

  • 心泉学诗稿

    书名。宋末元初之诗集。泉州穆斯林蒲寿晟撰。原集已佚,今本从《永乐大典》检辑,共6卷,诗近300首。其中有130余首写于南宋宝祐至咸淳初期(1253—1270),余多写于元初。对宋末元初旅居泉州的海外穆

  • 忽失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所设。《满洲源流考》作呼济河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300里有呼济河。

  • 西城十六府

    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在西域地区设置的十六羁縻都督府统称。又称西域十六都督州府。据《新唐书·地理七》,十六府名称、府治是:①月氏都督府,设治于吐火罗国阿缓城(位于今阿富汗北部);②大汗都督府,治&#

  • 纥升骨城

    古地名。高句骊国最早的都城。故址在今辽宁桓仁县东北30华里富尔江注入浑江处的五女山东坡山腰上。高句骊始祖朱蒙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国称号,都于此。历40年,高句骊第二世王瑠璃王类利二十二年

  • 武昌清真寺巷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鄂城清真寺。寺在湖北省武昌清真寺巷。传说创建于唐贞观初年。寺原在望山门内,建于明代,乾隆十六年(1751),迁建于此。寺宽17丈,长15丈(约合2800平方米)。明末清初著名伊斯

  • 难留山

    见“武落钟离山”(1289页)。

  • 杨岳斌

    清代湘军将领。原名杨载福。湖南乾州(今吉首)格哨寨人。苗族。咸丰元年(1851),随曾国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由士卒擢升至副将、总兵、湖北提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同治三年(1864),以攻占太平天

  • 茂崖

    西夏职官末品封号。西夏语音“迷耿”。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武孝恭敬东南姓官民地忍”称号。下有论予、功有、友要、善定,涨满等5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妙法莲华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译自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西夏文译者佚名。一为木刻梵夹本,存卷3。卷首有元代皇帝印经祝赞。现藏北京图书馆。一为泥金写经,绀纸金书,存6卷,前有道宣述弘传序,藏法国巴黎图书馆。一为木刻本,有西

  • 匋钪冷

    1143—1211又名凯冷。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二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叭真第四子。南宋绍熙三年(傣历五五四年,1192),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建元景泰。臣属中央王朝(